【脱贫攻坚在恩施】沃野田畴育希望

2020-01-20 10:30  

见习记者 梅杰

初冬的石林村,清冷的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泥土芬芳。清洗,捆扎,搬运。弗居生态药业专业合作社内,一个个身影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冉景明正带领社员们烘烤药材。

硒虫草培植

冉景明是石林村药材种植大户,2015年,在乡政府支持下,他成立弗居生态药业专业合作社,发展党参等药材300余亩,链接周边23户40余人就业,成功带动当地100余户群众脱贫致富。

“等、靠、要”是脱不了贫、奔不了小康的。当初,为了打消村民顾虑,唤醒他们靠自己创造幸福生活的动力,冉景明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不厌其烦地给他们讲政策、算经济账。

终于,农户愿意把土地流转出来,并在合作社务工。“我在合作社务工,每年就有1万多元的收入。”提起冉景明,正在捆扎党参的村民张尚云高兴地说。

如今,合作社年产50吨干货,药材销往广东、福建、台湾、香港等地,年产值达300万元以上。

“我希望通过打造产业链的方式实现更高的效益,来年争取把工厂商店也发展起来,让老百姓的钱包更鼓。”谈及合作社未来发展,冉景明说道。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基础,培育产业链是推动脱贫攻坚的出路。

三岔镇“马尔科”市场走俏,马铃薯产业已经成为该乡的主导产业之一

大峡谷风景管理处木贡村一个平常的清晨,丁年进正在公司内整理账目。

丁年进是江西人,当年他随家人来到木贡村,发现这里山高谷深,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纵有绝美风景,但“养在深闺人未识”,村民们“守着金山讨饭吃”,家家户户穷得叮当响。

“我老婆是恩施人,这里就是我的半个故乡。”为了改变家乡的面貌,丁年进决定干一番事业。

2016年,他创办恩施江云农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投资1800多万元,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打造青钱柳、红花油茶、金丝皇菊、荷花等农业观光基地1500余亩。

白果乡茶叶种植基地

随着大峡谷景区旅游业的日渐火爆,丁年进公司的生意也越做越红火。2018年,公司一年加工1万斤干茶,年产值3900多万,生产的青钱柳茶广泛销往浙江、广东、上海、江西等地,并且在杭州、郑州、绍兴等城市开了20多家体验店。

公司生意做起来了,丁年进没有忘记木贡村的乡亲们。江云公司雇佣当地被租用土地的农民,带动贫困户200余户1000多人务工,仅2018年就给贫困户发放工资一百余万元,并通过租赁土地、让老百姓持股入社等方式,助力周边贫困户稳定增收。

以“产业扶贫”助力脱贫攻坚,恩施市为当地群众搭起了一座“特色产业致富桥”。6年来,恩施市投入财政资金4.39亿元,通过股权收益扶贫、以奖代补、产业平衡发展和补短板“两消除”等方式,实施产业发展项目1029个,建成特色产业基地123万亩,累计带动贫困户54234户,产业带动率95%。以“恩施玉露”“恩施马铃薯”等为代表的特色农产品备受市场青睐。

总编 瞿照坤 编审 田仁超   编辑 田仁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