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市蓝墨天牛发生防治动态
一、发生情况
2016年5月上旬,我站技术人员对板栗蛀干害虫进行了专题调查,通过线路调查和标准地调查,基本摸清了我市蓝墨天牛的虫情动态。调查结果表明,目前虫态为蛹和3至5龄幼虫,发生面积1000亩,全部为轻度发生主要分布在沙地、屯堡、盛家坝等板栗产区。
二、发生规律
蓝墨天牛在恩施市2年发生1代,以3龄和老熟幼虫在蛀道内越冬。一个世代跨三个年度,第一年5月中下旬始见成虫和,成虫期可达3个月,末期可到8月中下旬。成虫补充营养后即行产卵。初孵幼虫在韧皮部取食,3龄时横向蛀入木质部越冬。第二年以3~5龄幼虫取食危害,多以5龄幼虫越冬。第三年树液流动开始取食,并于4月上中旬化蛹,部分老熟幼虫呈不取食状态直接进入化蛹。
三、防治建议
由于蓝墨天牛生活历期长,特别是主要危害幼虫期长达两年之久,且世代重叠现象明显,在防治策略上应根据不同时期,不同虫态采取不同的防治方法进行综合防治。
1、保护树干 蓝墨天牛对低径级板栗危害部位普遍较低,可在成虫羽化前用生石灰12kg,食盐2~2.5kg,大豆法0.5 kg,水36L配方的涂白药剂,对所有板栗进行树干涂刷保护。
2、人工灭虫 利用成虫补充营养容易发现和不善飞行的习性,采用人工捕捉成虫,能收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3、化学防治 喷药杀虫:成虫羽化前对全树枝干喷施40%氧化乐果800~1000倍液,每隔3周喷一次,共施药2~3次,可有效的预防成虫取食和产卵并可杀死部分成虫。 注药杀虫: 6~9月期间用锐物清理虫道,注入40%氧化乐果原液3~5ml后包膜封杀幼虫。
文章来源:恩施市林业局
编审:谭良耀 编辑:谢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