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供给侧改革看恩施市芭蕉侗族乡茶叶转型之路

2017-06-13 12:21  
(精准扶贫)一片树叶的“突围之路” 
——从供给侧改革看恩施市芭蕉侗族乡茶叶转型之路 
 
记者 严鹏 沈宏臣 通讯员 崔吉明
 
 
茶叶富农
 
  “春茶一天最多卖300多元,种有机茶划算。”6月6日,在恩施市芭蕉侗族乡米田村源发茶叶合作社,70岁的贫困户龚云秀介绍,“现在每天卖100元也没问题。”
 
  “那是有机茶带来的实惠,以前哪能挣这多。”贫困户刘万兵接过话,自从发展了有机茶,他家3亩茶园的收入从1.2万提高到2万余元。
 
  芭蕉乡作为茶叶大乡,多年发展,曲线上升到下降,茶叶进入“瓶颈期”——历史久,格局小;产量多,品牌少,大量茶叶受限粗加工,品质良莠不齐,茶企小而散,茶叶呈现“墙内开花墙外不香”。
 
  如何破解现状困境,以市场为“导航”,握住茶叶转型的“方向盘”,培育新动能新动力,质量和品牌“齐步走”。
 
  2010年到2016年,芭蕉乡以米田村为试点,打造有机茶种植基地,让茶叶“提档升级”。
 
  “反正有机茶我不搞,是个‘包袱’。”贫困户杨应恒率先反对,5亩茶叶能收2万元,“如果有机茶搞失败,一家人都得喝‘西北风’!”
 
  “培训请不动,即使免费送技术苗子和肥料,都懒的要。”推广之初,驻村技术员童青云很恼火,有机茶“进村”遇“高门槛”,“进退两难”。
 
  “忍痛割爱”的转型之路,芭蕉乡有机茶发展走过了6个春秋,昔日的“包袱”如今成了老百姓脱贫致富的“香饽饽”。
 
  “培训只要带个信,每次都是400多人,拿个资料都要‘讲关系’。”热情源自实惠,老百姓脱贫致富有干劲。
 
  “关键是认识不高,加上有点懒。”2008年,贫困户黄存柱3亩茶叶收入6000元,一家人生活艰难。2013年,在技术人员的支持下,他发展了6亩有机茶.
 
  “心里抱着侥幸,想着发展搞不好那就完了!”2016年3月,黄存柱连续三天卖了1.7万元,当年收入近4万元。2017年,尝到甜头的他发展了8亩有机茶,3月份三天卖了2.1万元,今年预计收入近5万元。
 
  和贫困户黄存柱一样,天桥村的贫困户商青松也是茶叶转型的受益者。
 
  “开始搞茶没兴趣,荒草都比茶叶高。”2007年,商青松在芭蕉源发茶叶合作社打工,每年1万元。
 
  “看别人数票子揣腰包,心里痒痒的。”“诱惑”之下,2013年,内生脱贫动力的商青松发展3亩有机茶,2016年,3亩有机茶就收入近2万元,加上茶厂“搞副业”挣2万多元,脱贫致富奔头足。
 
  乘转型“东风”,抱团发展聚合力,芭蕉乡米田村整合资源“再添火焰”,成立4家有机茶专业合作社,带动全村546户发展2300多亩有机茶园,每亩增收近4000元,实现产值近亿元,形成人人有茶种,家家有产业,户户有项目。
 
  “2年内在全乡2.5万亩绿色精品茶园逐步铺开,3年内产生效益,产值达到2.5个亿,2万人将直接受益。”对于有茶叶的未来,芭蕉乡负责人龙慧很有信心。
 
  顺应市场,芭蕉乡“小茶叶”做出“大文章”,外延式扩张衍生为内涵式增长,“为人做嫁衣”的时代正在远去,芭蕉茶叶将在“突围之路”中闯出一片新天地。
 
编审: 瞿照坤  编辑:李晋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