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陈连升广场向南出发,沿亲水走廊前行,循官坡至南门的古道穿行,经古城墙遗址、武圣宫、南门石拱桥,左侧山顶连珠塔。短短一公里,竟有三四处古迹。
下南门大桥,沿八公溪而上,后行一段公路,左转,向蛮王寨方向折去。沿红砂山径向深处进发。达女儿寨,女儿寨有道山脊梁子,仅尺许,两边皆削壁,梁子有陡壁,壁留锤凿之梯,因天雨未干,粘脚即滑,故不敢上也。沿女王寨右壁斜插而下,盘旋往复,穿山越岭,到穿洞子,穿洞子处于丹霞砂岩绝壁上方,洞子那边亦有锤凿之梯,甚是险要。队长曰,穿洞对面,蛮王寨也。绝壁下,一水库,水不清不深。问之,同行陈万祥大哥言,此为月亮湾水库之尾库。此时,有白鹤自女儿寨飞来,水中滞有扁舟一叶,故云:女儿寨前白鹤飞,月亮湾下野舟横。蛮王曾此啸山林,千里莽苍隐雄兵。
沿蛮王寨山背下,有乡间公路连接,人家渐盛。复又左折上垭口,垭口左即为蛮王寨,寨前后皆悬壁,上寨须经梁上之陡梯,望之脚麻手汗。寨顶树木葱郁,云气缭绕,可惜不能登临。尔后往垭口右行,一路为山脊枞林,下山便是三棵树村。
过三棵树,上五堡山,沿五堡山反背下公路,沿公路行走一段,右插入山谷中,复又上山,过一农户,沿毛公路而下,便到达水泥路,右转沿路行,于两岔河一农家停歇进餐。
午后一点多,朝龙鳞宫方向前行。途径五虎朝阳地、陈家油榨房、三叉溪、大兴安,最后到达倒推磨等待3路公汽。
途中几处,耳闻同行之人或本地乡民言谈此地其事,略记之。花甲之年的陈万祥大哥曾在本地长大,他谈到油榨房之故事。油榨坊是本家一爷爷的产业,小时候自己随父母走亲戚,常途经此地,清楚记得当时这偏岩(ái)子下,有十几间屋,主要是榨油,南起版板桥、头道水、西至龙鳞宫、高桥坝十里八乡都来此地榨油。当时用响榨的土办法榨油,几个彪形大汉,赤裸上身,“嘿哟”“嘿哟”喊着号子,推动撞杆猛烈撞向巨大木榨的情形。丝丝油线溢出,清香扑鼻,以致于从这条山沟上来,老远就能闻到菜枯(油菜榨干剩下的油渣)的香味儿。他说,这榨房什么时候兴起,不知道,不过它于70年代开始没落,这种古老的榨油方式被机器取代了。
行至三叉溪,遇一老妪,原以为只耳顺之年,一问居然82岁了。她说前不久,这儿三只孙猴子,一只黄的,一只黑的,一只花的,她说有这么长,说着就把双手排开比划。说是陈万荣看到的,说三只猴正在吃溪中留下的红苕。此地山大人稀,森林越来越多,有此灵物来此,亦是幸事。
途经大兴安时,遇到两本地人,说到侧面山顶的鼓楼寨,过去曾有寺庙立于其上,但不知何年何月之事,后庙宇又搬到了山下,相传是庙里有和尚打斋货难于上下那陡壁的缘故。寺庙本立于山顶,此处和尚竟移于山下,恐他念经也难诚心。山庙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被拆了。
这一路上,有旧的记忆,有新的传奇。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少有人愿意来关注这些“陈年旧事”,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随着老人老去,乡村这些宝贵的历史记忆也会越来越疏远,后人们心中还有传说和故事吗?虽然这不能当饭吃,但它们却是比饭更重要的精神食粮。
文章来源:中国硒都网(之为/文)
责任编辑:廖康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