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侗乡文化的守护人

2016-07-19 10:06

(通讯员刘清华)20118月,在恩施市史志办宣布市委表彰党史工作先进个人会议上认识了郑从本老人。他出生于19456月,原是恩施老城北门外文化世家郑氏人,1964年在城关二小代课,作为“知识青年”报名下乡到芭蕉区南河公社,后就地结婚安家。先后任耕小教师、民办教师、公立教师、文化站长、教育站教研员、小学校长。退休后,乡政府返聘他从事档案整理、管理工作,并参与史志编写。他广泛参与了党史、民族、地名、文物、民俗调查等文化调查,人们都尊称他为“郑老师”,他说:“我是一名永不言退的文化人”。 

  1979年冬,芭蕉公社(区)领导安排他重建已停办18年的文化站。当时文教组负责教育站和文化站,文化站没有专门的办公和活动经费,提倡用“以文养文”的方式开展文化工作。文化站“偏安”在芭蕉小学一间12平方米的房间里,这一间房兼具图书室、相片冲洗室、办公室等多功能工作室。他用公社买的一部135照相机创业,爬山涉水,到学校、机关、村寨照相,用照相的收入建立了照像暗室,购买了1000多册图书办起图书室,还作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经费。 

  他在公社电影放映队的配合下积极开展文化活动,每月举办一次大活动、两次小活动,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组织学校、机关、集镇、管理区、生产大队、县茶厂(位于芭蕉集镇)等建立多支文艺宣传队开展文艺活动。他自编、自导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在田间地头、群众大会、学校演出。特别是每年的春节文化活动,他在大鱼龙村组织了50多人的文艺宣传队,阵势庞大,宣传队员有的是只有十来岁的小学生,有的是六七十岁的老农民。节目大多是舞龙,彩莲船,莲香、三棒鼓、三句半、歌舞等传统民俗节目。每到春节,从初一到十五,翻山越岭,到各个生产队、大屋场,一闹就是几个通宵,整个山村欢腾好多天。 

  1980年,全县举行文艺汇演,单位没有半文活动经费,他因事制宜,自己编剧、导演、化妆、配乐,由芭蕉小学两名小学生当演员,表演的三句半《争背篓》荣获全县文艺汇演创作、表演两个一等奖的成绩,芭蕉文化站也被评为全县先进文化站。 

  乡领导赞赏他的能力和干劲,动员他改行从政,他说,我热爱文化教育,不干行政,毅然返回大鱼龙村小当教师。1982年,有人接替文化站工作,他利用课余时间积极配合、协助,做好传帮带。在任教时,他极力探索素质教育途径,用文艺、游戏形式融于语文、数学等多种教学之中,使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并经常在学校开展文艺活动。芭蕉区每年的春节文艺宣传队需要他协助组织、编导工作时,他从未推辞过。 

  2006年秋,他走下工作42年的岗位。2007年,参加《芭蕉侗族乡乡志》编纂工作,2008年芭蕉侗族乡政府返聘他负责档案达标管理工作。 

  他致力于中共芭蕉党史、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善于从繁杂的故纸堆里找到资料线索。他说,我在里面发现好多宝啊。他利用双休、节假日,翻山越岭,到千家万户走访调查,到龙凤坝镇找到抗战时期中共芭蕉区委书记张静娴的照片,到市档案局寻找到早期在芭蕉开展党的活动领导人孙德枢的照片,通过多年的调查和收集,撰写资料,2011年,他整理出《抗日战争时期中共芭蕉区委秘密组织活动纪事》(简本),同时,制作成展板,其中图片40幅,由乡政府组织到集镇、学校、乡村、院落举行巡回展览10余场,亲自解说。 

  他工作态度严谨细致,痴心于文化抢救工作,擅于实地调查走访,掌握第一手资料。2013年开始,他调查芭蕉乡5处文物保护单位,辩读碑文,走访村民,撰写文史资料。用了两年的时间,完成《芭蕉兰艾氏节孝牌坊》、《芭蕉侗族乡唐家院子及芭蕉侗族乡寨、院简述》《芭蕉九道水凉桥记》《抗战时期省政府财政厅旧址与金氏族源初探》《芭蕉侗族乡刘杨村南岳宫及侗民族文化》,每篇字数达5000-8000。为了走访调查,有时他步行,有时他叫摩托车,有时叫自己儿子接送,不分早上黑夜。他经常与村民谈白拉家常。有时深夜还打着电筒在山路间奔波。采访唐家院子的一位唐姓老人时,未见过面,说是在乡医院住院,他买上礼物,到医院去相认、看望、询问,多次在病床边交谈记录。他说:“我调查历史资料的主要对象是八、九十岁的老人,要有紧迫感,时间不等人,资料要抢救啊”。所以最近几年他几乎没有双休和节假日,平均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他在抢时间呀! 

  他对碑文的辩读认真仔细,如调查灯笼坝艾氏节孝牌坊时,跑了几十里路找到兰氏父母的墓碑,弄清碑文中的民俗意义。抄录南岳宫碑文时,反复几次,都觉得还有不妥,于是邀请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邓辉教授、湖北民院教授雷翔、恩施市民俗文化专家贺孝贵到现场辨识,最终定稿。这5篇文章分别在《鄂西民族》、《恩施周刊》、《恩施文史资料》上刊载。目前,他正在调查、撰写《神奇红岩山探秘》、《奇特楸木园的历史民族文化渊源》等多篇文章。他一边调查、一边宣传保护文物,经常向乡领导建议有关保护文物的事。 

  2010年以来,他致力于侗乡文化宣传。他将多年拍摄反映芭蕉侗族乡农村面貌的照片进行整理归类,举办过四次摄影展。收集、拍摄芭蕉知青下乡点的照片、物件,编辑成一本知青历史相册《艰辛历程》。他主持调查、收集、编写264个反映芭蕉历史文化、茶文化、侗文化的条目,在恩施玉露文化公园碑刻上展示。 

  郑老师在乡村干群中享有很高的声望,乡里的干部或老百姓遇疑难问题,都喜欢找他谈谈,乡政府、社区、村也常请他帮忙排忧解难。2014年恩施州实行“村医村教进村委领导班子”政策,当年10月,已年满69岁的他,被南河村村民代表大会全票通过当选党支部副书记,主要负责抓旅游开发、文化宣传方面的工作。他上任伊始,在南河村举行恩施县首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芭蕉50周年纪念活动聘请曾下乡到南河的老知青到村里教广场舞,从此,深山沟里响起了舞曲。楸木园是南河村的传统村落,20多栋吊脚楼保存完整,郑老师一方面采取措施及时保护,一方面通过拍摄照片,向中央电视7台“乡土”节目发出拍摄邀请,动员知名人士大力宣传,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领导专家调研,拟定保护、开发方案。2015年春节,村里龙灯、狮子舞起来了,划起了彩船、打起了莲香,举办了闹元霄联欢会,建起了文化室。2016年春节期间,在他的提议和协助组织下,芭蕉侗族乡举行规模宏大的元宵文艺大游行,南河村60多人组成的军乐队、舞龙队、莲香、狮舞、彩龙船表演,成为集镇一道亮丽的风采。为开展农村群众文化活动,他两年里为村里捐了5000多元购置道具、乐器、服装,自己制作莲香30多根。 

  在职时,他曾评为恩施市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恩施州模范校长,湖北省优秀教师。退休后,被授予恩施市优秀共产党员、“老有所为”先进个人、党史工作先进个人,恩施州老干部先进个人。1982年,离开文化站长的职位后,继任者中有4位文化站长走上乡镇和市直单位领导岗位,芭蕉侗族乡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文化站评为国家一级文化站,他一直心系文化站、干在文化站,现已71岁,仍保持一颗青春的心,忠实地坚守在文化阵地上,做一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侗乡文化守护人。(编审:谭发奋 编辑:崔玉珍)

    

    

(通讯员刘清华)20118月,在恩施市史志办宣布市委表彰党史工作先进个人会议上认识了郑从本老人。他出生于19456月,原是恩施老城北门外文化世家郑氏人,1964年在城关二小代课,作为“知识青年”报名下乡到芭蕉区南河公社,后就地结婚安家。先后任耕小教师、民办教师、公立教师、文化站长、教育站教研员、小学校长。退休后,乡政府返聘他从事档案整理、管理工作,并参与史志编写。他广泛参与了党史、民族、地名、文物、民俗调查等文化调查,人们都尊称他为“郑老师”,他说:“我是一名永不言退的文化人”。 

  1979年冬,芭蕉公社(区)领导安排他重建已停办18年的文化站。当时文教组负责教育站和文化站,文化站没有专门的办公和活动经费,提倡用“以文养文”的方式开展文化工作。文化站“偏安”在芭蕉小学一间12平方米的房间里,这一间房兼具图书室、相片冲洗室、办公室等多功能工作室。他用公社买的一部135照相机创业,爬山涉水,到学校、机关、村寨照相,用照相的收入建立了照像暗室,购买了1000多册图书办起图书室,还作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经费。 

  他在公社电影放映队的配合下积极开展文化活动,每月举办一次大活动、两次小活动,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组织学校、机关、集镇、管理区、生产大队、县茶厂(位于芭蕉集镇)等建立多支文艺宣传队开展文艺活动。他自编、自导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在田间地头、群众大会、学校演出。特别是每年的春节文化活动,他在大鱼龙村组织了50多人的文艺宣传队,阵势庞大,宣传队员有的是只有十来岁的小学生,有的是六七十岁的老农民。节目大多是舞龙,彩莲船,莲香、三棒鼓、三句半、歌舞等传统民俗节目。每到春节,从初一到十五,翻山越岭,到各个生产队、大屋场,一闹就是几个通宵,整个山村欢腾好多天。 

  1980年,全县举行文艺汇演,单位没有半文活动经费,他因事制宜,自己编剧、导演、化妆、配乐,由芭蕉小学两名小学生当演员,表演的三句半《争背篓》荣获全县文艺汇演创作、表演两个一等奖的成绩,芭蕉文化站也被评为全县先进文化站。 

  乡领导赞赏他的能力和干劲,动员他改行从政,他说,我热爱文化教育,不干行政,毅然返回大鱼龙村小当教师。1982年,有人接替文化站工作,他利用课余时间积极配合、协助,做好传帮带。在任教时,他极力探索素质教育途径,用文艺、游戏形式融于语文、数学等多种教学之中,使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并经常在学校开展文艺活动。芭蕉区每年的春节文艺宣传队需要他协助组织、编导工作时,他从未推辞过。 

  2006年秋,他走下工作42年的岗位。2007年,参加《芭蕉侗族乡乡志》编纂工作,2008年芭蕉侗族乡政府返聘他负责档案达标管理工作。 

  他致力于中共芭蕉党史、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善于从繁杂的故纸堆里找到资料线索。他说,我在里面发现好多宝啊。他利用双休、节假日,翻山越岭,到千家万户走访调查,到龙凤坝镇找到抗战时期中共芭蕉区委书记张静娴的照片,到市档案局寻找到早期在芭蕉开展党的活动领导人孙德枢的照片,通过多年的调查和收集,撰写资料,2011年,他整理出《抗日战争时期中共芭蕉区委秘密组织活动纪事》(简本),同时,制作成展板,其中图片40幅,由乡政府组织到集镇、学校、乡村、院落举行巡回展览10余场,亲自解说。 

  他工作态度严谨细致,痴心于文化抢救工作,擅于实地调查走访,掌握第一手资料。2013年开始,他调查芭蕉乡5处文物保护单位,辩读碑文,走访村民,撰写文史资料。用了两年的时间,完成《芭蕉兰艾氏节孝牌坊》、《芭蕉侗族乡唐家院子及芭蕉侗族乡寨、院简述》《芭蕉九道水凉桥记》《抗战时期省政府财政厅旧址与金氏族源初探》《芭蕉侗族乡刘杨村南岳宫及侗民族文化》,每篇字数达5000-8000。为了走访调查,有时他步行,有时他叫摩托车,有时叫自己儿子接送,不分早上黑夜。他经常与村民谈白拉家常。有时深夜还打着电筒在山路间奔波。采访唐家院子的一位唐姓老人时,未见过面,说是在乡医院住院,他买上礼物,到医院去相认、看望、询问,多次在病床边交谈记录。他说:“我调查历史资料的主要对象是八、九十岁的老人,要有紧迫感,时间不等人,资料要抢救啊”。所以最近几年他几乎没有双休和节假日,平均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他在抢时间呀! 

  他对碑文的辩读认真仔细,如调查灯笼坝艾氏节孝牌坊时,跑了几十里路找到兰氏父母的墓碑,弄清碑文中的民俗意义。抄录南岳宫碑文时,反复几次,都觉得还有不妥,于是邀请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邓辉教授、湖北民院教授雷翔、恩施市民俗文化专家贺孝贵到现场辨识,最终定稿。这5篇文章分别在《鄂西民族》、《恩施周刊》、《恩施文史资料》上刊载。目前,他正在调查、撰写《神奇红岩山探秘》、《奇特楸木园的历史民族文化渊源》等多篇文章。他一边调查、一边宣传保护文物,经常向乡领导建议有关保护文物的事。 

  2010年以来,他致力于侗乡文化宣传。他将多年拍摄反映芭蕉侗族乡农村面貌的照片进行整理归类,举办过四次摄影展。收集、拍摄芭蕉知青下乡点的照片、物件,编辑成一本知青历史相册《艰辛历程》。他主持调查、收集、编写264个反映芭蕉历史文化、茶文化、侗文化的条目,在恩施玉露文化公园碑刻上展示。 

  郑老师在乡村干群中享有很高的声望,乡里的干部或老百姓遇疑难问题,都喜欢找他谈谈,乡政府、社区、村也常请他帮忙排忧解难。2014年恩施州实行“村医村教进村委领导班子”政策,当年10月,已年满69岁的他,被南河村村民代表大会全票通过当选党支部副书记,主要负责抓旅游开发、文化宣传方面的工作。他上任伊始,在南河村举行恩施县首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芭蕉50周年纪念活动聘请曾下乡到南河的老知青到村里教广场舞,从此,深山沟里响起了舞曲。楸木园是南河村的传统村落,20多栋吊脚楼保存完整,郑老师一方面采取措施及时保护,一方面通过拍摄照片,向中央电视7台“乡土”节目发出拍摄邀请,动员知名人士大力宣传,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领导专家调研,拟定保护、开发方案。2015年春节,村里龙灯、狮子舞起来了,划起了彩船、打起了莲香,举办了闹元霄联欢会,建起了文化室。2016年春节期间,在他的提议和协助组织下,芭蕉侗族乡举行规模宏大的元宵文艺大游行,南河村60多人组成的军乐队、舞龙队、莲香、狮舞、彩龙船表演,成为集镇一道亮丽的风采。为开展农村群众文化活动,他两年里为村里捐了5000多元购置道具、乐器、服装,自己制作莲香30多根。 

  在职时,他曾评为恩施市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恩施州模范校长,湖北省优秀教师。退休后,被授予恩施市优秀共产党员、“老有所为”先进个人、党史工作先进个人,恩施州老干部先进个人。1982年,离开文化站长的职位后,继任者中有4位文化站长走上乡镇和市直单位领导岗位,芭蕉侗族乡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文化站评为国家一级文化站,他一直心系文化站、干在文化站,现已71岁,仍保持一颗青春的心,忠实地坚守在文化阵地上,做一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侗乡文化守护人。(编审:谭发奋 编辑:崔玉珍)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