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方为人生本味
——《我们仨》读后有感
文/杨阳
说来惭愧,杨绛先生这本书,我已下载多时,也购买了纸质书,可直到现在,我才将其完整阅读。读完我思绪良多,唯有用文章记录,才能平复心中的感动和波澜。
关于如何做学问,书中多次出现“格物致知”一词,多用来形容钱钟书先生,受其影响,他们的女儿钱媛也很爱格物致知。格物是指探究事物的原理,致知是指获得智慧和感悟,我所理解的就是一种研究精神,保持好奇心,并为这份好奇心加以恒心,不断探索和创新。杨绛和钱钟书夫妻二人晚年才在三里河有一个稳定的住所,其他时候总是处于颠沛之中。不管环境如何变化,夫妻二人始终坚持学习、坚持写作。在国外留学时,二人各自专注不同的领域,仍相互鼓励。在动荡的时期,二人寄居学校简陋的办公室里,却因隔壁是图书室能够随时查阅资料而欣喜不已。在如此安定的今天,我们却把更多的时间给了电脑和手机,阅读的时间少之又少,更谈不上做学问了,令人深感不安。
文中描述了钱钟书先生编写《宋诗集注》的经过,从小到大我只知宋词,却未曾了解过宋诗,随即我就在网上购买了这本书,后面我会好好阅读,去体会宋诗之美,更要去感受钱钟书先生为读遍宋诗加以集注的那份用心,不受环境影响坚持自己择录之诗的决心。
说起夫妻二人与人相处,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读书,总是从一本书最高境界来欣赏和品评。我们使用绳子,总是从最薄弱的一段来断定绳子的质量”。待人当如读书,用其长处来待之,而不是像使用绳子那样,用其短处来衡量。如此,人人皆有可爱之处了。
关于对待生活的态度,杜甫说“文章憎命达”,生活经历悲苦的人,文章往往能直达心灵,文辞犀利把生活的真相血淋淋的呈现在世人面前,而杨绛先生的文笔却透着一份豁达和泰然。一生的苦难流离,却从先生的文字中读不出一丝的抱怨和愤懑,只有对人对事无尽的包容和感恩,显得平静而从容,专注而又专一。
关于感情,书中从没出现过“我爱你”、“你爱我”之类的字眼,但我却深深为夫妻平淡中的深情而感动。在英国留学时,杨绛先生怀孕了,生产之际来到医院,在选择医生时,护士询问钱钟书“要女的?”,钱钟书回答到“要最好的”。杨绛生产后,从未下厨的钱钟书,为妻子熬了鸡汤,还将剥好的嫩蚕豆瓣煮在里面,汤暖身也暖心。钱钟书评价杨绛为“最贤的妻、最才的女”,夫妻二人一生都相互支持、相互尊重。
我最爱的能表达爱情态度的诗,是舒婷的《致橡树》,只愿相爱的两人是并肩站立的大树,根系相连,却各自挺立。杨绛先生是平和却不软弱,她一心爱护丈夫和女儿,但从不放弃自己的专业学习。在外留学时,钱钟书接到政府当局电报,派他当代表参加一九三六年“世界青年大会”,杨绛则被邀请当大会的共产党代表。对于这件事,她这样写到“我和钱钟书同到瑞士去,有我自己的身份,不是跟去的”,言语中是满是骄傲。正如舒婷所写“我如果爱你,绝不学攀岩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相互依靠而又各自成长,这确是我所期望的,夫妻之间最好的相处方式。
杨绛先生有我所欣赏的女性的所有特征,我期望能如她一样,独立、坚强、善良和平和。我常常想,假如杨绛先生在我面前,我会怎样和她交流呢?是否才学不够,根本无法与其畅快谈话呢?仔细想想,我真是多虑了,先生她会把我当做书来读,看我最光亮之处,自然明白我对她的敬佩之心。
杨绛先生用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来描述夫妻二人年老钱钟书和女儿接连病重的日子,她一人在医院和家来来往往的奔波。一九九七年早春,女儿钱媛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钱钟书去世,一家人就此失散。先生写道“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活下来的人总是要承受更多,二零一六年五月杨绛先生去世,享年105岁,三人终于团聚,也是圆满了。
(编审:瞿照坤 编辑:廖康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