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半年全市经济形势分析报告

2016-08-01 15:21  

今年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紧扣“当好全州龙头、勇当武陵山排头兵、市域经济发展走在全省生态功能类县市前列”目标,主动作为谋发展,创新举措求突破,全市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态势。

一、成绩单: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总体看,全市上半年经济运行平稳、稳中有进。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9.16亿元,增长8.2%,与省持平,高于州0.1个百分点。其中一产业完成增加值8.93亿元,增长4.5%;二产业完成增加值32.45亿元,增长8.6%;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7.78亿元,增长8.7%。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1.3:41.0:47.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8.7%,高于省州0.7、1.2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83.31亿元,增长21.6%,高于省州8.3、2.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43亿元,增长12%,与州持平,高于省0.4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完成16.77亿元,增长6.6%。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2.83亿元,增长2.6%。旅游综合收入45.61亿元,增长14.6%。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1.96亿元,增长26.4%。外贸出口2251.2万美元,下降74.5%。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0.05%、10.31%。

(一)从绝对额完成情况看:总体运行平稳、好于预期

1.实现“双过半”的指标有3个,分别是:财政总收入、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及招商引资到位资金。

2.实现“上四下六”的指标有6个,分别是: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旅游综合收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二)从增速看:经济增长放缓,下行压力显现

1.高于或与目标增速持平的指标有4个,分别是: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增加值、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及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2.低于目标增速的指标有7个:

生产总值:目标增速9%,上半年增长8.2%。主要原因:一是征地拆迁等因素导致部分重点项目无法按期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二是工业经济回升空间不大,建筑业较去年同期回落10个百分点。三是三产业受整个经济下行影响,传统消费需求不足,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够、块头小,没有形成新的增长点。

财政总收入:目标增速10%,上半年同比增长6.6%;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目标增速10%,上半年同比增长2.6%。

财政两项指标在前5个月为负增长(5月同比分别增长-7.6%、-12.4%),6月实现由负转正。低于目标增速的主要原因:一是受“营改增”等因素影响,4.7亿元营业税转为增值税,预计全年营业税净减2亿元;二是税收结构以第三产业和建筑业为主,工业经济基础薄弱,税源不够稳固。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目标增速12.5%,上半年同比增长12%。主要原因:一是占比较大的烟草和汽车销售行业销售额呈下滑趋势。二是受经济下行影响,餐饮、酒店等传统消费需求不足。三是现代服务业等新的消费模式尚在发展初期,新动力尚未形成。

外贸出口:目标增速12%,上半年同比下降74.5%。主要原因:一是经济下行的大环境没有改变,外需趋紧;二是当年补助政策到目前尚未明确,部分外贸企业持观望态度,代理出口业务较少。

旅游综合收入:全年目标增速为20%,上半年增长14.6%。主要原因:由于我市旅游综合收入基数较大,近几年来持续高速增长,“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达到40.6%,绝对额占全州比重在37%以上;今年以来,虽然增速回落到20%以下,但绝对额占比仍然保持在37%左右。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目标增速11%,上半年增长10.31%。主要原因:由于上半年暴雨导致农村受灾较严重,部分农产品产量下降,影响农民收入。

 (三)从块头占比看:块头持续壮大,占比不断提升

1.超过或接近全州三分之一的指标有7个,分别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地方税收收入、旅游综合收入、全社会用电量、存款余额、贷款余额。

2.超过或接近全州四分之一的指标有4个,分别是: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外贸出口。

(四)从投资后劲看: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动力仍然较强

截止6月底,全市城镇投资施工入库项目173个,较上年同期净增19个。其中,新开工入库项目65个,较上年同期净增15个。上半年,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3.31亿元,增长21.6%。其中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62.54亿元,增长11.9%,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0.76亿元,增长64.5%。商品房销售面积完成40.34万平方米,增长8.5%;商品房销售额完成16.09亿元,增长13.2%。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1.96亿元,增长26.4%。

(五)从先行指标看:总体趋势向好,市场主体活跃

用电量较快增长。1-6月全市全社会用电量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5%,高于全州5.2个百分点;其中工业用电量1.89亿千瓦时,增长15.8%,高于全州6.8个百分点。

金融机构存贷款持续增加。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421.6亿元,比年初增长11.6%,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342.9亿元,比年初增长8.5%。存贷比81.3%,高于全州21.8个百分点。

市场主体培育加快。截止6月底,全市实有市场主体总量40739户,比上年底增长8.3%,增幅居全州第2位;注册资本(金)增长21%;“三证合一”办理量达到10288件(次),日均办理量65件,办理总量及日均办理量均居全州第1位。上半年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5357户,占全州新登记总量的25.9%,同比增长9.2%。

(六)从三次产业看:发展总体平稳,结构不断优化

1.农业生产稳中有降。上半年全市农业生产面临多雨、寡照、洪涝、冰雹等多种自然灾害及生猪生产周期性波动等诸多不利因素,主要农产品产量有增有降。上半年全市实现农业增加值9.03亿元,同比增长4.5%。全市夏油产量1.53万吨,增长5.7%。蔬菜产量25.82万吨,增长5.8%;牛出栏1.26万头,增长16.9%;家禽出笼96.87万只,增长13.6%。全市夏粮产量5.89万吨,下降7.9%,出栏生猪35.89万头,下降7.3%。

2.规模工业持续回升。1-6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7%。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59.8亿元,增长14.2%。其中湖北中烟恩施烟厂完成产值28.5亿元,增长21.3%;州市供电公司完成产值4.4亿元,增长9.4%;其余84家规上工业完成产值26.8亿元,增长8.2%。建筑行业实现产值20.6亿元,同比增长11.2%。

3.旅游等服务业加快发展。全市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大力发展以生态休闲养生、民宿农事体验、自驾露营、高山避暑为卖点的全产业链旅游经济。上半年全市旅游综合收入45.61亿元,同比增长14.6%;其他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23.2%。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7.7%,较去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七)从发展质量看:收入持续增加,就业物价较为稳定

1.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上半年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57元,同比增长10.6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15元,同比增长10.31%;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86元,同比增长10.05%。

2.全市就业稳定。1-6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263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2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以内。

3.物价涨幅继续收窄。上半年CPI环比上涨1.0 %,同比上涨2.2 %,分别较1-5月收窄1.1、0.3个百分点。八大类商品价格同比“五涨三降”:食品烟酒、衣着、居住、教育文化和娱乐及医疗保健上涨;交通和通信、生活用品及服务、其他用品和服务均下降。

(八)从新动力看:“三新”经济正在兴起,新的增长动力加快培育

“双创”工作扎实推进,“三新”经济势头良好。全市抢抓“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试点”机遇,大力发展以生态休闲旅游、绿色富硒原生态精品农业为主体的山区生态产业体系,积极探索具有恩施特色的“互联网+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精准扶贫”农村电商模式,农产品电商、农村电商、便民服务电商竞相发展,淘宝、苏宁易购等知名平台已开办恩施馆,不断涌现出邮乐网、村友农村电商、湖北裕农网、集群E家、硒可商城、硒图商城、大山鼎生活馆等本地电商企业。润邦茶业、思乐集团等一批传统农业龙头企业开设网上商城。“双创”平台——恩施远奕科技企业孵化器已入孵企业4家。“四众”(众创、众包、众扶、众筹)企业悄然兴起,全市清查摸底的“四众企业”达16家,占全州总数的48.5%。

二、体检表:经济运行困难仍然突出

(一)发展速度回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虽然上半年全市经济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但受整体环境影响,经济运行中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因素在增多,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旅游综合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较去年同期小幅回落,财政总收入和地方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分别回落5.0、12.6个百分点,外贸出口呈负增长。

(二)发展动力不足,实体经济困难较多。一是工业增长动力不足。企业订单不足。上半年,全市87家规模工业企业中有31家产值呈负增长,减产面达到35.6%,同比净减产值1.78亿元。产能过剩。主要表现在水泥建材行业,上半年全市两家水泥企业产值均呈负增长,建材行业产值基本持平,但产量下降。产业链条短,层次低、规模小。全市高新技术企业13家,只占全部规上企业的14.9%;去年产值过亿的规上工业只有15家(包括烟厂和州市供电),产值过10亿的仅恩施烟厂。二是限上商贸企业增长乏力。上半年,全市25家限上批发企业有13家企业销售额负增长,62家限上零售企业有21家企业销售额负增长,亏损面分别达到52%、33.9%;32家限上住宿餐饮企业有19家营业额负增长,亏损面达到59.3%。三是实体企业融资较难。虽然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银行提供贷款,但许多实体企业由于无法提供有效抵押达不到融资条件,导致企业流动资金不足,难以维持生产。

(三)增长后劲乏力,项目建设推进较慢。一是投资增速放缓。随着连续几年的高位增长,投资基数逐年扩大,维持高速增长的空间越来越小。二是项目推进不快。由于宏观经济持续下行,社会资本投资等待观望,加之受征地拆迁等因素制约,项目开工落地难。上半年,全市重点项目因征地拆迁和用地因素未开工22个,规划等前期工作滞后未开工39个,资金制约未开工6个,新建项目开工率只有48.7%。三是社会投资下滑,动力不足。一季度,全市完成社会投资8.05亿元,同比下降40.7%。上半年,全市建筑企业新签订合同价款17.86亿元,同比下降39.1%。四是房地产回暖困难犹存。虽然目前全市房地产销售市场呈持续回升态势,但仍处于去库存化阶段,1-6月,全市商品房施工面积达到455.59万平方米,其中住宅施工面积302.58万平方米,去库存压力大。

(四)财源支撑不力,财政收支压力加大。一是税源结构不优。由于我市以建筑业、房地产业为主的税源结构,工业经济基础薄弱(恩施烟厂的税收分配给我市的份额极少),工业经济提供的税收只占15%左右,加上 “营改增”全面实施的影响,导致税收明显下降。1-6月,全市财政总收入和公共收入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幅度较大。据初步测算,全市2016年以建筑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和生活服务业等四大行业为主的营业税征收额预计在7.77亿元,占全年财政总收入计划的26.2%。由于全面实施“营改增”,预计全年营业税净减2亿元。二是支出压力增大。在支出方面,由于人员增支、政策性增支等因素,全年收支缺口达到5.25亿元,财政收支压力非常大。

三、建议书:完成全年任务主动作为

(一)强调度,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紧盯年初目标任务,加强经济运行的调度和督办,及时跟踪分析工业、投资、商贸、房地产、服务业等领域发展态势,对重要指标做好预警预测预判,同时深入研究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导向,高度重视统计服务工作,提升统计数据质量,全面真实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积极对接省、州考核办法,加强沟通协调,做实基础数据,确保完成目标任务。

(二)强服务,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紧盯全市重点工业、商贸、服务业大企业,深入企业和基层一线,采取针对性措施解决企业的实际困难,重点做好产值下滑企业、骨干龙头企业的协调服务。继续深化县域经济调度资金、重大产业发展基金、中小实体经济担保资金等放大投放管理的改革措施,撬动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加大对实体经济投入,重点扶持发展前景较好的企业扩产扩能、做大做强,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难题。积极发展新商业模式和新业态,加大“双创”工作力度,全面推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努力培育新动力。

(三)强投资,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扎实开展“征地拆迁用地攻坚行动”、“前期工作深化服务攻坚行动”和“行政审批优化流程攻坚行动”,为重点项目建设开通“绿色通道”,突出抓好投资规模大、带动作用强、经济效益好的项目,确保这批大项目落地开工,增强发展后劲。积极推动民间投资发展,深化PPP融资模式的应用与创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公共产品和服务投资,进一步激发社会资本活力。

(四)强征管,着力提升财税保障能力强化综合治税,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企业的监管稽查力度,推动国地税齐抓共管合作模式,加大政府性基金、社保基金以及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力度,保全年目标任务。积极应对“营改增”对财政税收的影响,深入分析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大企业扶持力度,加快培育新的支柱财源,确保财税稳定增长。严格预算支出管理,加强财政存量资金统筹使用力度,努力提升财政监管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编审:陈光平  编辑:易 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