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学贯州委全会精神)发展底色绿意浓

2018-02-07 16:57

发展底色绿意浓

——恩施市着力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全媒体记者 赵盛迷

大美恩施

绿色乡村

武陵恩施处处如画

恩施,一座可以让人诗意栖居的城市。

以生态创建为笔,以绿水青山为墨,一幅美丽画卷正在恩施大地徐徐展开。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恩施市厚植生态优势,全面落实最严格环境保护制度,环保与发展、生态与经济“琴瑟和鸣”,激活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内生动力,增强人民福祉。

生态立市引领绿色发展

恩施素有“鄂西林海”“天然氧吧”等美誉,恩施的最大优势就是生态,恩施的底色就是绿色。

绿色决定生死。恩施市紧紧围绕“生态立市”战略,以实施“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土更净、城乡更美”五项专项行动和“六城”同创行动为载体,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努力实现“两个有效”和“一个改善”目标,全面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绿色发展、转型发展、和谐发展。

把生态环保责任拿在手上、扛在肩上。近年来,恩施市委、市政府坚持“守住绿水青山就是最大政绩”的执政理念,高度重视环保工作,重拳出击,铁腕治污,全市围绕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生活、生态制度、生态文化等六大方面开展创建活动,积极探索建立保护和发展共赢的生态文明建设机制,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生态红利”、分享“绿色福利”。

回眸过去两年,恩施市在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的创建道路上步履坚实:2016年11月18日,《恩施市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通过省级专家评审;2017年8月19日,《恩施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通过评审;2017年,恩施市先后召开生态文明建设及环境执法培训会、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及大气污染防治推进会、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业务培训会,全方位部署生态文明示范市创建工作,“六城”同创深入推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省级文明城市再次成功创建,获授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取得“门票”。

建立生态机制。坚持“一把手”亲自安排、亲自督办落实,部门联动,该市全社会参与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新格局、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与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的“双重”局面已然形成。现已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1个、省级生态乡镇5个、省级生态村73个。

铁腕治污呵护碧水蓝天

“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综合施策,持续推进‘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土更净、城乡更美’专项行动,坚守绿色底色,全力推进生态环保和污染防治。”聚力生态文明建设,州政协副主席、市委书记向前进话语坚定。

喝上更干净的水、呼吸更清洁的空气、享受更良好的环境,是群众的热切期盼。

守护“恩施蓝”,围绕“大气十条”和“三禁三治”方案,从道路和建筑施工扬尘管控,到餐饮行业油烟治理、机动车污染防治,从禁止露天焚烧秸秆,到超限超载和油气回收,恩施市全力打响“蓝天保卫战”。

水是城市的灵魂,恩施市以“一江九水五库”为核心,围绕“水十条”积极开展“水更绿”专项治理,全面完成《恩施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任务,严格落实“河长制”和水环境保护制度,积极开展水污染治理,江河、水库等水域网箱全部拆除。

水生态综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土壤污染防治强力推进,饮用水源保护不断加强,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地表水国控水质考核断面达标率均为100%。

推窗见绿,百鸟争鸣。随着恩施市森林城市创建的推进,州城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辖区内野生动物明显增多。2017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17天。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恩施市按照“应绿尽绿”原则大力开展造林绿化,严格执行《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山体保护条例》,天保工程、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等项目有序实施。

环境监管执法力度不断加大,严管重罚、重拳治污压倒性态势基本形成,中央、省督查交办环境保护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生态理念释放发展动能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不断激发和释放出新的发展动能。

立足资源优势,大胆创新体制机制,将富硒产业打造成新型经济增长极,“中国硒谷”富硒产业联盟总部七大服务中心基本建成,40家硒产业企业集体在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开市。

厚植生态优势,恩施市各类特色产业基地超过120万亩,荣获“全国重点产茶县”“中国名茶之乡”称号,“恩施玉露”入选“中国优秀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恩施马铃薯”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推广新能源,淘汰落后产能。2017年,恩施市关停煤矿4家,化解煤炭过剩产能24万吨。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立足全域旅游创建,坚持“文旅融合”,做活“生态经济”,2017年1783万游客来到恩施市,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37亿元。

以落实生态文明建设为主要抓手,该市七里坪、白杨坪产业园前期工作全面完成,开工建设龙凤低碳工业园,积极谋划崔家坝、芭蕉侗族乡特色产业园,“五园一中心” 布局基本形成。

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为恩施市绘就了绿色崛起的发展蓝图。

推窗见景,低头拾绿。城区居民500米见绿入园,幸福感不断提升。房前有果、屋后有林、四季有景的绿色乡村随着“绿满荆楚”行动逐步铺开,景区添彩、山上增绿、村庄增美、农民增收正成为现实。

建立农村环境管理长效机制,倡导低碳文明出行。如今,生态文明理念已经渗入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绿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保护环境蔚然成风。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一条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绿色发展之路正在硒都大地崛起。

编审:田仁超 编辑:李婷婷 实习编辑:张念亲

发展底色绿意浓

——恩施市着力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全媒体记者 赵盛迷

大美恩施

绿色乡村

武陵恩施处处如画

恩施,一座可以让人诗意栖居的城市。

以生态创建为笔,以绿水青山为墨,一幅美丽画卷正在恩施大地徐徐展开。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恩施市厚植生态优势,全面落实最严格环境保护制度,环保与发展、生态与经济“琴瑟和鸣”,激活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内生动力,增强人民福祉。

生态立市引领绿色发展

恩施素有“鄂西林海”“天然氧吧”等美誉,恩施的最大优势就是生态,恩施的底色就是绿色。

绿色决定生死。恩施市紧紧围绕“生态立市”战略,以实施“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土更净、城乡更美”五项专项行动和“六城”同创行动为载体,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努力实现“两个有效”和“一个改善”目标,全面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绿色发展、转型发展、和谐发展。

把生态环保责任拿在手上、扛在肩上。近年来,恩施市委、市政府坚持“守住绿水青山就是最大政绩”的执政理念,高度重视环保工作,重拳出击,铁腕治污,全市围绕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生活、生态制度、生态文化等六大方面开展创建活动,积极探索建立保护和发展共赢的生态文明建设机制,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生态红利”、分享“绿色福利”。

回眸过去两年,恩施市在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的创建道路上步履坚实:2016年11月18日,《恩施市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通过省级专家评审;2017年8月19日,《恩施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通过评审;2017年,恩施市先后召开生态文明建设及环境执法培训会、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及大气污染防治推进会、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业务培训会,全方位部署生态文明示范市创建工作,“六城”同创深入推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省级文明城市再次成功创建,获授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取得“门票”。

建立生态机制。坚持“一把手”亲自安排、亲自督办落实,部门联动,该市全社会参与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新格局、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与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的“双重”局面已然形成。现已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1个、省级生态乡镇5个、省级生态村73个。

铁腕治污呵护碧水蓝天

“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综合施策,持续推进‘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土更净、城乡更美’专项行动,坚守绿色底色,全力推进生态环保和污染防治。”聚力生态文明建设,州政协副主席、市委书记向前进话语坚定。

喝上更干净的水、呼吸更清洁的空气、享受更良好的环境,是群众的热切期盼。

守护“恩施蓝”,围绕“大气十条”和“三禁三治”方案,从道路和建筑施工扬尘管控,到餐饮行业油烟治理、机动车污染防治,从禁止露天焚烧秸秆,到超限超载和油气回收,恩施市全力打响“蓝天保卫战”。

水是城市的灵魂,恩施市以“一江九水五库”为核心,围绕“水十条”积极开展“水更绿”专项治理,全面完成《恩施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任务,严格落实“河长制”和水环境保护制度,积极开展水污染治理,江河、水库等水域网箱全部拆除。

水生态综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土壤污染防治强力推进,饮用水源保护不断加强,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地表水国控水质考核断面达标率均为100%。

推窗见绿,百鸟争鸣。随着恩施市森林城市创建的推进,州城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辖区内野生动物明显增多。2017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17天。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恩施市按照“应绿尽绿”原则大力开展造林绿化,严格执行《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山体保护条例》,天保工程、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等项目有序实施。

环境监管执法力度不断加大,严管重罚、重拳治污压倒性态势基本形成,中央、省督查交办环境保护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生态理念释放发展动能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不断激发和释放出新的发展动能。

立足资源优势,大胆创新体制机制,将富硒产业打造成新型经济增长极,“中国硒谷”富硒产业联盟总部七大服务中心基本建成,40家硒产业企业集体在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开市。

厚植生态优势,恩施市各类特色产业基地超过120万亩,荣获“全国重点产茶县”“中国名茶之乡”称号,“恩施玉露”入选“中国优秀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恩施马铃薯”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推广新能源,淘汰落后产能。2017年,恩施市关停煤矿4家,化解煤炭过剩产能24万吨。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立足全域旅游创建,坚持“文旅融合”,做活“生态经济”,2017年1783万游客来到恩施市,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37亿元。

以落实生态文明建设为主要抓手,该市七里坪、白杨坪产业园前期工作全面完成,开工建设龙凤低碳工业园,积极谋划崔家坝、芭蕉侗族乡特色产业园,“五园一中心” 布局基本形成。

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为恩施市绘就了绿色崛起的发展蓝图。

推窗见景,低头拾绿。城区居民500米见绿入园,幸福感不断提升。房前有果、屋后有林、四季有景的绿色乡村随着“绿满荆楚”行动逐步铺开,景区添彩、山上增绿、村庄增美、农民增收正成为现实。

建立农村环境管理长效机制,倡导低碳文明出行。如今,生态文明理念已经渗入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绿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保护环境蔚然成风。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一条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绿色发展之路正在硒都大地崛起。

编审:田仁超 编辑:李婷婷 实习编辑:张念亲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