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正熙 实习生 胡倩
从恩施出发通往大峡谷,有一条著名的旅游通道,沥青路蜿蜒曲折,道路对岸是巍峨的大峡谷,道路两旁种满了菊花、一串红、月季等花卉,像两条彩带延伸到沐抚古镇。
除了一路美景,这更是一条著名的致富路,每年数以百万计的来访游客带富了道路沿途的村庄,沐抚办事处的高台村便是其中之一。
位于沐抚东部的高台村,原属全市重点贫困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06户、1325人。
“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有病难求医,小伙儿难娶亲,村民穷叹息……”这个顺口溜是曾经高台村的写照。
如今,这里已经大变样,通村公路宽敞平坦,村民房屋“穿衣戴帽”,群众娶妻难、看病难、致富难等难题得到全面解决。该村在全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同时,大力发展民宿产业,推动居民发展种植业、养殖业,曾经的困难村2017年终于成功“翻身”。
紧跟旅游发展 扶贫整村推进
2017年以来,沐抚办事处围绕“村村寨寨是景区,家家户户是宾馆、人人个个做旅游”的目标,在旅游通道沿线栽植一串红、月季花、凌霄花等花卉,打造与旅游资源匹配的山区特色景观大道,让过往游客感受“人在路上行,如在画中游”的旅游公路美景,带动乡村旅游发展。
有了致富通道,基础建设也要跟上。仅2017年,该村便新建了23口水窖,惠及农户840户,通过办事处改造农网,保障了全村农户安全用电,修建公路5公里,硬化道路18公里,全村人的出行更为便利。
“路修好了,过路的车多了,我们的发展机遇自然也多了。”村支部书记向全文说,该村主干道沿线的铺面全部通过招投标的方式租给了附近农户,通过出台政策和技术指导促其产业,有的农户靠着自然风光发展民宿,有的农户将自家种的农家蔬菜、水果、土特产摆上了货架,一家家各具特色的小店便红红火火的开展来。
“你看!”向全文指向一家装修精致的农家乐——正红山庄,“这屋里就是我们的致富能人咯。”
正红山庄的老板向正红,曾经因为家里土地贫瘠而不得不外出务工挣钱,2013年,看着大峡谷的旅游风潮兴起和高台村条件改善,他回到家乡,用在外打工攒下来的钱购置了一台车,在村里跑起了运输。经过几年的勤爬苦做,又购入第二台运输车,办起了自家的农家乐,家庭条件明显好转。到2017年,当年营利的毛利润便达到了百万元。
新的一年,向正红租下了村里的电商平台门面,筹划着把自己的运输事业从路上“跑”到网上去。
深耕第一产业 带动农民致富
背靠大树好乘凉,有旅游通道带动发展固然方便,而远离公路、居住在山里的村民如何发展却是个难题。
而高台村给出的答案便是:发展畜牧业养殖和经济作物种植。
“嘿哟,嘿哟......”将玉米面和草料搅拌好,一起倒入羊槽内,在贫困户张仕明的羊圈里,他正在给自己喂养的上百头羊“奉”上今天的饲料。
严寒深冬,张仕明却流着细汗,红彤彤的脸上带着兴奋而又期待的神色。
“真的是现在的政策好啊,不然哪里来的这么好的生活和待遇啊。”过去,张仕明一家住在偏远的深山里,缺水地瘠,生活困难,仅靠着帮打零工维持生计。
2017年,在村里的统一调度下,张仕明一家与周边的十余户家庭一起搬到建好的易民安置点上,生活一时间大变样。
在过去一年,高台村联合合作社,发展“合作社+农户”扶贫模式,出资28万给贫困户免费发放了127头猪和两千多只鸡,并安排合作社的技术人员深入贫困户家中实施一对一全程技术指导,以“产--供--销”的经营模式最大限度让贫困户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不光光是畜牧业,该村的种植业也全面发展,由全村统一规划,2014年种植的2300亩茶树,即将丰收。2018年,800亩茶叶可供采摘,一亩预计收入可达2000元。
“我们这里治安好,每年旅游旺季,村委会门口都有游客自己搭的帐篷,到时我们还要专门组织活动。”说起2018年的计划,村支部书记向全文信心满满。
“下一步,我们要修游步道,让游客不仅能远观大峡谷,还能近赏小茶园,多悠闲自在啊!”
新的一年,已脱贫出列的高台村,将自信笃定的走在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
编审:廖康庄 编辑:田仁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