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藏古宅

2016-08-02 16:01  

   

    本网讯(通讯员 谭浩 张金奇)恩施市张氏祠堂“清河堂”位于屯堡乡雾树吼,始建于道光年间十六年(1836年),距今约280年。 

  如今,村庄里100多户人家中,只有1家姓范,其余全部姓张。长久以来,这里因山所困,与世隔绝,200多年来未受过多滋扰,得以较为完好的保存至今。 

  古宅为土木结构、四合院式建筑,中间的主体建筑为家祠,左右两厢为住宅。主体建筑分门厅、亭台、正殿三部分,正殿内高台上设有张氏祖宗牌位,殿外门楣上悬挂着“清河堂”金字匾额,字迹苍劲有力。 

  正殿前方有一亭阁,高约15米,中间有4根柱子挺立,房顶飞檐翘角,八柱下垫有圆柱磉蹬,亭阁两旁是深约0.3米的石砌水池,供消防用水储存,正殿左右两侧分别是“张氏清河(百忍)堂族训”和“张氏清河(百忍)堂字辈列表”。 

   整座宅院显得简朴庄严,建筑细节处处体现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尺度、韵律与节奏为基础的构图法则。 

  据历史典籍记载,张氏始祖起源于青阳清河流域(今山西、河南交界的太行山区)。翻阅张氏谱书,大多写“清河堂”字样,台湾民屏东县《清河百忍族谱》记载,清河主要张氏祖脉,清河先民在历史上曾多次大规模向外迁徙。 

  “以前年年清明节,族长都会率领族人聚集,在祠堂举行祭祖仪式。”村民们回忆说,民国时期,族里有两人严重触犯家规,族长张启云在这里利用他在族中的最高权力,对两人处以枪决。 

  祠堂、族长在当时是维持家庭之间和家族内部秩序的最高权威。张氏祠堂是张氏族人的精神家园,记录着家族的变迁,发挥着民间博物馆的作用。 

  出正殿大门,站在院坝里,可以看到整个村落的地理环境,山下是蜿蜒的河谷,射渡河被青山勾勒得象一块温润的美玉,对面的崇山峻岭中,一列“和谐号”列车沿着宜万铁路轨道疾驰而过时,衬托出古宅宁静淡泊之美。 

                                                 (编审:谭发奋  编辑:崔玉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