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宋昌权:古稀之年誓圆小康梦
特约记者 崔显实 通讯员 潘胜男
阳春三月的铺子房村生机盎然、欣欣向荣!
“感谢你们!”在陈家湾的山坳里新盖的水窖前,党员宋尚全对前来走访的“尖刀班”的同志连声道谢。
崔家坝镇铺子房村陈家湾,是一个不通公路的偏远村落,总共就住着8户31口人,留守老人多,能勉强算健壮劳动力的只有三个留守妇女,31个村民有8人吃低保。
时间回溯到几个月前的走访,尖刀班成员魏世敏历历在目——
“打杵子,背篓子,几颗包谷恨不得抬轿子的生活。前无路,几面坡,祖祖辈辈靠肩驮。”老党员宋尚权向“尖刀班”同志描述着之前的生活状态。由于姚家湾交通闭塞又无水源,祖辈吃水生产都要靠肩驮。
“不能再等下去了,我不想我的子孙依然被困在这里,永远走不出去。我们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了一辈子,没干什么大事,但就这个水、路,是我们几辈人的梦想,现在还有一口气在,就算用手刨,我也要把路给它刨出来!”宋尚权说话时的神情异常坚定。
2015年的一天,70岁的宋尚权坐不住了,他组织起8户在家的村民肩挑背驮,建起了一口小水窖。跟着又挨个做工作,八户村民每户出资一万多元修通了一段1.5公里的简易路。虽然水窖只是个容量有限的小水窖,自建的公路是条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砂石路,但对宋尚权和他的邻居们来说,那都是比自家娶媳妇儿还要高兴的事。
有了水、通了路,宋尚权便想着怎么带领大家过上好日子,彻底告别“几块包谷,几蔸洋芋,几头肥猪,最后肥猪杀了过个年”的穷农业。2017年,在政府的支持下,宋尚权带领邻居们发展了23亩百合、8亩雷竹、2亩辣椒、3亩南瓜、1亩白果,初步实现了“一长两短”的产业发展模式。
正是有了这些故事,今年正月一上班,地税局驻村“尖刀班”班长唐洪波就和成员魏世敏就去给老党员宋尚权“拜年”,看现状、查短板,绝不能让最勤劳的人落在同步小康的最后。经现场查看,得知水窖没盖子,安全隐患大;砂石路经风雨冲刷行路困难后。经过请示汇报,局党组决定由驻出资修缮水窖盖子,再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帮扶单位出材料、村民出力把砂石路修成水泥路。
“我们赶上了好日子啊,做梦也想不到,我们也能喝上一口轻松水,走上一条平趟路,我相信有你们的帮扶,我们的小康日子越来越近!”得知这些后,宋昌权干劲十足,带着村民们在迈向小康的路上干的正欢。
总编:滕义 编审:田仁超 编辑:廖康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