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易美戬:脱贫攻坚 党员干部要亮明三个身份

2018-04-20 13:02

4月16日,州政协副主席、市委书记向前进来到白果乡,暗访该乡精准扶贫工作。向前进在田间地头走访群众,在扶贫一线了解工作现状,他提出,要俯低身子,靠近群众,以真情实意推动精准扶贫事业发展。(中国硒都网)

恩施市为2019年脱贫出列县市,如何落实好市委书记向前进的重要指示精神,作为尖刀班中的党员干部,我们应当亮明三个身份,做尖刀中的尖刀。

亮明“先锋”身份,冲在前!

“火车跑得快,还须车头带”,群众是脱贫攻坚的主体,党员干部是脱贫攻坚的先锋。

我们要想在前。怎么让贫困户达到“一有两不愁三保障”标准?村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着力解决哪些突出性瓶颈?村级集体经济怎么发展?合作社与贫困户怎么链接?群众自治作用如何发挥好?……脱贫攻坚中的困难问题需要我们尖刀班中的党员干部先人一步思虑,先人一步研究,先人一步定位,通盘谋划,协调组织,只有我们党员干部思虑周全了,谋划细致了,心中有数了,才不会打乱仗、纸上谈兵,有把握的打好一场漂亮的脱贫攻坚战。

我们要说在前。从全市各尖刀班走访的情况看,还存在群众对部分扶贫政策不知晓、不熟悉、不理解的情况。知晓、熟悉、掌握政策是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先手棋”。党员干部要走村入户,面对面与群众拉家常,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群众易于理解的形式,把“八个到村到户”内容和全市脱贫攻坚重要会议精神讲给群众听,欢迎群众问,让群众知晓目前脱贫攻坚的大形势,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同时,监督尖刀班队伍的扶贫工作实效,体贴配合支持尖刀班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把产业发展“以奖代补”政策、教育扶贫和雨露计划政策、易地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政策、生态补偿政策、社会保障兜底政策等讲清楚,说明白,让群众知道政策标准是什么?申请程序有哪些?退出标准是什么?“没有落后的群众,只有落后的干部”,我们党员干部多花心思,群众就会少走弯路,群众内生动力增强了,甩掉贫困帽子也指日可待。

我们要干在前。“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群众在看我们党员干部怎么做。我们要对照户脱贫、村出列、市摘帽标准,尊重群众意愿,及时行动起来,该落实的政策不捂着掖着,该结对帮扶的迅速结对帮扶,该协调推进的项目立马落实,确保在2019年高质量脱贫,清清爽爽摘掉贫困帽子。

亮明“学生”身份,充分倾听群众呼声!

1942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指出:“只有代表群众才能教育群众,只有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我们只有把脉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在,把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了解清楚,然后有的放矢,才能打赢打好脱贫攻坚这场新时代硬仗。

我们要多挨着群众坐坐。如果党员干部没有进村入户,没有挨家挨户了解实情,没有和群众面对面交流沟通,没有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扶贫就只是一厢情愿,脱贫也只是数字脱贫、虚假脱贫。正如太阳河乡党委书记张丽红讲的那样,如果你在群众家里风风火火,坐几分钟填个表问个数据就闪人,能够把扶贫工作做好那是假话,要真心实意扶贫帮困,至少要在贫困户家里坐一至二小时,真正和群众沟通感情,才能摸清底数,扶到点上,帮在要处。

我们要耐心听群众“唠叨”。我们个别干部入户听老百姓说不到三句半,就急匆匆打断群众,武断下结论,指手画脚,这是要不得的,对群众的家底都不了解透彻,我们又怎能有的放矢扶贫帮困?我们党员干部应当耐心听群众“唠叨”,仔细听群众的表达意愿,这既是对民意的尊重,更是我们深入了解群众、充分发动群众、广泛带动群众、有效引导群众的前提。

我们要多向群众求教。向前进书记在今年1月调研板桥镇、大峡谷风景管理处等地时强调,要充分发挥老百姓“自治”动能,让群众的事自己做,群众的事自己决定。群众是脱贫攻坚的主体,只有我们用好群众这面“镜子”,多问群众,多了解群众的意见看法,听听群众对饮水、公路、通信、网络、电力等基础设施提升方案的意见,听听群众对养殖什么、种植什么的经验看法,听听群众对一方治理、惠民政策执行的反响,才能真正策马扬鞭推动绿色发展。

亮明“先生”身份,做扶贫帮困的引路人!

只做“学生”不做“先生”的扶贫干部也是不称职的干部,只有踏踏实实做群众脱贫摘帽的引路人,带动群众发家致富的“参谋长”,才是真正履行了一名共产党员和公职人员的职责。那么究竟如何当好群众的“先生”呢?

不能当“睁眼瞎”。群众对瞎指挥,乱点鸳鸯谱的党员干部是嗤之以鼻的,是打心眼瞧不上的。今年3月12日,向前进书记在全市脱贫攻坚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开班仪式上强调,扶贫干部要处理好“十个关系”,我们应当认真学习领会,踏踏实实的反复走访、反复沟通、反复研究、反复动员,真正做到政策一口清、民情一口清、帮扶施策一口清,只有认真学习,实地走访,成为扶贫政策、社情民意的内行人和清白人,才能成为群众信赖的扶贫干部。

不能当“矮子”。当前正处于经济增长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政策消化期的关键阶段,社会矛盾多发,群众诉求众多,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肩负脱贫攻坚历史重任,一定不能退缩,不能有“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的想法,不能游离于攻坚战场之外,要把自己真正摆进去,落实主体责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对“疑难杂症”敢“动刀”,做一个有担当的扶贫工作者。

不能当“哑巴”。当前正在开展扫黑除恶,党员干部更应当树立正气,弘扬正气,宣扬正能量,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黑恶势力和群众诟病的好吃懒做之人,要敢于站出来批评斗争,积极协同相关部门依法严厉予以打击。新时代是法治时代,是和谐时代,是奋斗拼搏的时代,朗朗乾坤,我们决不能让邪恶势力和负能量群体甚嚣尘上。

总编 朱述耀 编审 廖康庄 编辑 郑彧


4月16日,州政协副主席、市委书记向前进来到白果乡,暗访该乡精准扶贫工作。向前进在田间地头走访群众,在扶贫一线了解工作现状,他提出,要俯低身子,靠近群众,以真情实意推动精准扶贫事业发展。(中国硒都网)

恩施市为2019年脱贫出列县市,如何落实好市委书记向前进的重要指示精神,作为尖刀班中的党员干部,我们应当亮明三个身份,做尖刀中的尖刀。

亮明“先锋”身份,冲在前!

“火车跑得快,还须车头带”,群众是脱贫攻坚的主体,党员干部是脱贫攻坚的先锋。

我们要想在前。怎么让贫困户达到“一有两不愁三保障”标准?村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着力解决哪些突出性瓶颈?村级集体经济怎么发展?合作社与贫困户怎么链接?群众自治作用如何发挥好?……脱贫攻坚中的困难问题需要我们尖刀班中的党员干部先人一步思虑,先人一步研究,先人一步定位,通盘谋划,协调组织,只有我们党员干部思虑周全了,谋划细致了,心中有数了,才不会打乱仗、纸上谈兵,有把握的打好一场漂亮的脱贫攻坚战。

我们要说在前。从全市各尖刀班走访的情况看,还存在群众对部分扶贫政策不知晓、不熟悉、不理解的情况。知晓、熟悉、掌握政策是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先手棋”。党员干部要走村入户,面对面与群众拉家常,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群众易于理解的形式,把“八个到村到户”内容和全市脱贫攻坚重要会议精神讲给群众听,欢迎群众问,让群众知晓目前脱贫攻坚的大形势,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同时,监督尖刀班队伍的扶贫工作实效,体贴配合支持尖刀班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把产业发展“以奖代补”政策、教育扶贫和雨露计划政策、易地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政策、生态补偿政策、社会保障兜底政策等讲清楚,说明白,让群众知道政策标准是什么?申请程序有哪些?退出标准是什么?“没有落后的群众,只有落后的干部”,我们党员干部多花心思,群众就会少走弯路,群众内生动力增强了,甩掉贫困帽子也指日可待。

我们要干在前。“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群众在看我们党员干部怎么做。我们要对照户脱贫、村出列、市摘帽标准,尊重群众意愿,及时行动起来,该落实的政策不捂着掖着,该结对帮扶的迅速结对帮扶,该协调推进的项目立马落实,确保在2019年高质量脱贫,清清爽爽摘掉贫困帽子。

亮明“学生”身份,充分倾听群众呼声!

1942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指出:“只有代表群众才能教育群众,只有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我们只有把脉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在,把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了解清楚,然后有的放矢,才能打赢打好脱贫攻坚这场新时代硬仗。

我们要多挨着群众坐坐。如果党员干部没有进村入户,没有挨家挨户了解实情,没有和群众面对面交流沟通,没有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扶贫就只是一厢情愿,脱贫也只是数字脱贫、虚假脱贫。正如太阳河乡党委书记张丽红讲的那样,如果你在群众家里风风火火,坐几分钟填个表问个数据就闪人,能够把扶贫工作做好那是假话,要真心实意扶贫帮困,至少要在贫困户家里坐一至二小时,真正和群众沟通感情,才能摸清底数,扶到点上,帮在要处。

我们要耐心听群众“唠叨”。我们个别干部入户听老百姓说不到三句半,就急匆匆打断群众,武断下结论,指手画脚,这是要不得的,对群众的家底都不了解透彻,我们又怎能有的放矢扶贫帮困?我们党员干部应当耐心听群众“唠叨”,仔细听群众的表达意愿,这既是对民意的尊重,更是我们深入了解群众、充分发动群众、广泛带动群众、有效引导群众的前提。

我们要多向群众求教。向前进书记在今年1月调研板桥镇、大峡谷风景管理处等地时强调,要充分发挥老百姓“自治”动能,让群众的事自己做,群众的事自己决定。群众是脱贫攻坚的主体,只有我们用好群众这面“镜子”,多问群众,多了解群众的意见看法,听听群众对饮水、公路、通信、网络、电力等基础设施提升方案的意见,听听群众对养殖什么、种植什么的经验看法,听听群众对一方治理、惠民政策执行的反响,才能真正策马扬鞭推动绿色发展。

亮明“先生”身份,做扶贫帮困的引路人!

只做“学生”不做“先生”的扶贫干部也是不称职的干部,只有踏踏实实做群众脱贫摘帽的引路人,带动群众发家致富的“参谋长”,才是真正履行了一名共产党员和公职人员的职责。那么究竟如何当好群众的“先生”呢?

不能当“睁眼瞎”。群众对瞎指挥,乱点鸳鸯谱的党员干部是嗤之以鼻的,是打心眼瞧不上的。今年3月12日,向前进书记在全市脱贫攻坚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开班仪式上强调,扶贫干部要处理好“十个关系”,我们应当认真学习领会,踏踏实实的反复走访、反复沟通、反复研究、反复动员,真正做到政策一口清、民情一口清、帮扶施策一口清,只有认真学习,实地走访,成为扶贫政策、社情民意的内行人和清白人,才能成为群众信赖的扶贫干部。

不能当“矮子”。当前正处于经济增长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政策消化期的关键阶段,社会矛盾多发,群众诉求众多,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肩负脱贫攻坚历史重任,一定不能退缩,不能有“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的想法,不能游离于攻坚战场之外,要把自己真正摆进去,落实主体责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对“疑难杂症”敢“动刀”,做一个有担当的扶贫工作者。

不能当“哑巴”。当前正在开展扫黑除恶,党员干部更应当树立正气,弘扬正气,宣扬正能量,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黑恶势力和群众诟病的好吃懒做之人,要敢于站出来批评斗争,积极协同相关部门依法严厉予以打击。新时代是法治时代,是和谐时代,是奋斗拼搏的时代,朗朗乾坤,我们决不能让邪恶势力和负能量群体甚嚣尘上。

总编 朱述耀 编审 廖康庄 编辑 郑彧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