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恩施晚报报道,在开展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中,有关部门发现部分农村地区存在子女居住宽敞明亮的安全住房,而让自己的父母等长辈居住黑、脏、乱、差等条件简陋的危旧房的现象。6月6日,州中级人民法院、州人民检察院、州公安局、州司法局四部门联合发出通告,对这种未尽赡养义务、遗弃被赡养人的违法行为,政法机关将依法严厉打击。
自己居住好房,而让父母居住危旧房,可谓道德秩序颠倒,是农村脱贫利益博弈中结出的一个“怪果”。对于这种现象,群众看不惯,扶贫干部也感到棘手。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以至于这种现象悄然蔓延,甚至有恃无恐。其实仔细掂量,这种行为早已经超出了家务事范围,而是违法犯罪。面对这种虐待父母现象,执法部门必须发声,法律必须亮剑。依法打击虐待父母的行为,坚决遏制住农村让父母住危旧房的歪风,反映了群众的诉求,是确保脱贫攻坚、促进乡风文明的需要。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文明社会每个人必须遵守和践行的社会公德。自己住好房,让父母居住危旧房的行为,不仅越过了道德底线,也触动了法律红线,是大不敬大不孝,为千夫所指,必将受到社会舆论谴责和法律追究。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作为子女,不论有千般理由,赡养父母、关爱老人是必须履行的义务,是做人必须遵循的规矩。不难看出,在这种行为的背后,暴露出一些人极端自私自利的心态,以至道德沦丧,人性扭曲。值得注意的是,在农村脱贫攻坚的背景下,一些农村地区不赡养老人的情况却有上升趋势。这里面既有精神文明建设薄弱,道德滑坡的因素,也有利益驱动的问题。比如一些子女利用精准扶贫,以让老人居住危旧房为手段,获取社会同情,骗取、套取国家扶贫资金,让扶贫工作变了味。
精准扶贫是帮助困难户脱贫,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贫困地区的关怀。扶贫政策,将惠及每一个真正的贫困户,不会落下一户一人。如果打歪主意以不正当手段谋取利益,则属于诈骗行为,与精准扶贫的初衷背道而驰,仅有失公允,而且危害性极大。
从一些农村发生的不赡养老人的现象看,加强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势在必行。在大力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同时,也要积极教育和引导农民增强法治观念,培育文明意识,做到尊老爱老,孝敬老人,赡养老人,让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对不赡养父母问题突出的地方,要进行集中治理,切实维护老人的合法权益,维护贫困户的利益,保证精准扶贫工作的健康深入开展。
总编:朱述耀 编审:廖康庄 编辑:田仁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