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 陈锟
两河口村是恩施市白果乡的重点贫困村,定于今年脱贫出列。两河口集镇是该乡下片区两河口村、油竹坪村、金龙坝村、乌池坝村、见天坝村五个行政村的交通枢纽,距离乡政府约20公里。
两河口村脱贫攻坚“尖刀班”,这个16人团队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奋战一线,帮助两河口村脱贫。
“尖刀班”成员曾一天三次走访同户贫困户;一同开荒菜园耕作其中;在下雨天的泥泞路上摔倒受伤;在无数的夜晚与百姓交心谈心、讲解政策做工作;在道路垮塌时同村民一道顶着烈日挖土填路……从城镇到农村,他们挽着裤腿耕耘在基层,身体力行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路畅通,人畅心”
“我们不能因为今年是脱贫之年,为完成任务而开展工作。”这是驻村第一书记李建安时常挂在口头上的话。
从进村帮扶初始,“尖刀班”着力解决的就是村道问题。“以奖代补”公路建设开工前,尖刀班成员认真谋划,把工作想在前,做在前。开屋场会、小组会,对涉及到田土的家家户户做好思想工作、签订承诺书,为现阶段张家河坝至鹞子溪农村公路通畅工程顺利施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针对两河口许多小组之间仍是砂石、泥巴路,村民出行难,农业机械下田非常不方便的情况,仅靠通畅工程补基础设施短板是远远不够的。队员们就积极联系相关部门跑项目、要资金。2017年的恩施市国土整治项目中,上半年村里向市国土局申报了小山槽组,下半年申报了鹞子溪、古坟坡组,大半年过去,项目是否通过审批却迟迟没有反馈。
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来自市检察院的“尖刀班”队员们,充分发挥帮扶单位优势对相关项目进行跟踪。经过多方询问、协调,队员发现鹞子溪、古坟坡组项目未被乡土管所完成上报,小山槽组项目还未被市国土局进行审批。尖刀班为此在市、乡、村各级部门来回奔走,协调解决。
几经周折,今年六月初,通过大半年努力争取到的百万元项目修路资金终于落地,现由白果乡政府统一招标后,将为两河口村小山槽组修建5公里的组内水泥路。
工作队员们都喜得合不拢嘴:“项目完工后将有效地改善村里的交通及其他基础设施,接下来就该铆足劲头争取鹞子溪、古坟坡组的项目了。”
“干事最怕认真二字”
当然,工作并不是一帆风顺,在贫困户家碰钉子是常事。有位老乡肤浅的认为帮扶就是送钱,因此,他很直接地对“尖刀班”副班长黄福崑说:“你们扶贫扶的是啥?就是来让我签字?你要帮扶,就给我钱。”
黄福崑说:“您儿屋里头两个学生在学校享受到的相关政策福利已经有一万块左右。”老乡说:“我没时间听你跟我算账,钱在哪里?我是没看到的。”黄福崑一点也不急:“要钱没有,要政策有。政策比钱更重要,扶贫政策可以帮您儿脱贫致富……今天您儿不跟我算账,我明天还来,您儿去哪里,我就到哪里。这个帐么子时间算得明白,我就跟您儿跟到么子时候。”
老乡一听,知道自己碰到了硬茬,只好停下来配合黄福崑算账。几次走村入户后,黄福崑与那位老乡有了感情基础,慢慢的老乡把政策吃透了,思想也稳定了。
“现在我们尖刀班队员,个个都是万金油,个个都是多面手。”黄福崑告诉笔者:“干事最怕认真二字,只要身子沉下去,踏踏实实地干,没有什么工作是干不了、推进不了的!”
在尖刀班的帮扶下,鹞子溪组贫困户徐志海向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希望自己也能带动帮助到其他人; 低保户陈文杰的儿子在市一中的学杂费得到免除,获得了帮扶责任人发动捐赠来的百只鸡苗;小山槽组郭家界多户贫困户进入专业合作社务工。
“把自己当成村里人”
从恩施市到两河口村看似不远,其中绕来绕去的山路,开车要将近2小时。尖刀班驻村以来,时间紧,任务重,队员们绝大部分时间都在村里。
随着脱贫攻坚战的深入,工作队员每天奔走在田间地头、农户院落、产业合作社,给群众送政策、送技术。他们下村途中,碰到拉车的,帮着推一把;遇到田里忙活的,就帮忙干一会;遇扯皮纠纷的,就帮着开导……随着时间的累积,村情民情逐步掌握熟悉,村民也开始对“尖刀班”刮目相看。
尖刀班成员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和群众拉家常,交朋友,话发展。帮助群众树立自食其力发展产业致富的信心,既加强党群干群关系,又增进了彼此的信任和感情。
脚印留在乡间小路上,温情送到百姓心中。“许多老百姓对我们渐渐由陌生到熟悉,已有一种亲近的感觉在里面。”队员们也感到高兴。
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在感情上融入群众,在行动上深入群众……一路走来,饱尝各种滋味的尖刀班队员从未止步,正如尖刀班班长王世彦在驻村日记上写下的一句话——“扑下身子,才能闻到泥土的芬芳”。
总编:瞿照坤 编审:廖康庄 编辑:田仁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