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美五好”在身边)桥头农家“乐”
全媒体记者 赵盛迷
给游客倒茶
两妯娌在厨房择菜打趣
嫂子给弟媳系围腰
“嫂子,来客人啦。”7月3日,恩施市盛家坝乡二官寨村小溪组桥头农家,刘祖美一边招呼客人,一边吆喝着,嫂子向玉珍便端着茶壶赶来了。
宽敞的庭院,明净的桌窗,甘甜的茶水,大厅里挂着“谊如亲生”几个大字,充满正能量的农家小院,深深吸引着来到这里的每位游客。
小院的老板是两妯娌,嫂子向玉珍和弟媳刘祖美。今年7月,州委书记、州人大常委会主任柯俊在二官寨调研时,来到“桥头农家”,称她们是基层文明建设的典范,是乡风文明的真实写照,值得学习。
“真是缘分,我们同年同月生,从同一个地方嫁过来,又成了姐妹。”2003年,2006年,向玉珍和刘祖美相继嫁到小溪,虽性格不同,但生活中互迁互让,相互关爱,彼此尊重,变得越来越有默契。
2010年,一家人通过危房改造项目,修起了3层小平房。也正是在修建房子的时候,一家人共担当,齐患难,两妯娌的感情也越来越深。
除了洗衣服做饭,打理家里,向玉珍和刘祖美两人还一起帮着熬夜挑砂浆、挑砖。“二楼和三楼的砖全都是我们两个人慢慢挑上去的。”回忆起当初一起奋斗的日子,两人不禁相视一笑。
前些年,二官寨村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的势头越来越强劲,很多人纷纷登上“旅游快车”,脱了贫致了富。弟媳刘祖美“坐不住”了,2014年提议在家里开个农家乐,两妯娌一拍即合,“桥头农家”开办起来了。
“生活里面消费,我们都不会计较哪个出的多,哪个出的少。”弟媳刘祖美说,面对农家乐的经营收益,她和嫂子向玉珍都一致认为,家人在一起开开心心比挣钱更重要。
家里的田,也没学其他人家分开,两妯娌种了4亩茶、2亩粮食,养了200多只鸡,“利益”分的清清楚楚,自己采的茶自己得,种的粮一起吃。
相互分担、相互商量,是两妯娌经营农家乐的重要约定。农家乐开办4年,她俩不仅没有因为金钱、琐事红过脸,而且一直诚信经营,让“桥头农家”的名号越来越响,每年能盈利五六万,一家人的生活越过越甜,越过越有滋味。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两妯娌就像亲姐妹般彼此依赖,形影不离。农家乐发展方向,菜单上还可以加什么菜,地里是不是种些土特产,孩子如何教育,两人都会在一起商讨。
“也会有小矛盾,但转过身,想想对方的好,矛盾就化解了。”刘祖美说,她性子急,嫂子温柔贤惠,平时很照顾她,而她有什么好东西,也会第一时间想到嫂子。
2012年,刘祖美生病住院,向玉珍主动在医院照顾了一个星期,买饭倒水、擦洗身子,换洗衣物……刘祖美行动不便,向玉珍就一个人抱着她上下床。晚上只要刘祖美稍微有点响动,向玉珍就连忙起来嘘寒问暖。
“只要一句话,她就能帮我做到。”向玉珍笑着说,去年冬天自己小儿子生病住院,急需用钱,刘祖美二话没说就给向玉珍借了5000元,还在家里帮忙照顾大儿子,把家里打整的井井有条。
两妯娌最担心的,就是怕孩子们玩耍时闹别扭而影响家庭关系。因此,她俩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既不护短,也不胡乱指责,弄清原由,共同教育。在两人正确引导下,三个孩子相亲相爱,彼此爱护。
生活中,她们互敬互爱、齐心治家,不仅日子越过越红火,更成为了乡风文明建设的表率。
“像这些大件衣服,您放在那里,有空我们来帮您洗。”趁着天气好,向玉珍和刘祖美会帮着婆婆干些家务活儿,自从男人们外出打工后,家庭里的这些重担便全落在了她俩人身上。
“我有福气,两个人嫁到胡家来10多年,不怕苦,不怕累,对老的孝心也好。”婆婆罗梅香说。
今年70岁的罗梅香身体还算硬朗,平时在地里干点农活,但凡身体哪里不舒服了,心里受委屈了,都会第一时间跟两妯娌念叨,不藏着掖着。十几年来,她们就像亲母女一般,无话不谈。
多年来,由于家庭和睦,家风优良,今年4月,村里举办“传承优良家风 记住美丽乡愁”活动,向玉珍和刘祖美俩人一致获得村民认可,当选为村里的“好妯娌”。
总编:滕义 编审:田仁超 编辑: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