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陈雪波
花枝山茶园
一农民展示“竹匠”技艺
“茶花山居”民宿
一游客拍摄大峡谷美景
998万!这是恩施市今年上半年接待游客的总数,这个数字同比增长了10.64%。这样的游客量为恩施市带来了72亿元旅游综合收入。土司城、恩施大峡谷、梭布垭三家景区在上半年的游客接待量分别比前一年增长了32.34%、60.49%、245%,恩施市旅游业发展势不可挡。
恩施市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聚焦建设“一谷两基地三示范区”形象定位,按照“一心三带六组团”的旅游产业空间布局,努力将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建成全市第一大产业集群,打造全域旅游,建设优秀旅游城市,势在必行。
发掘优势资源,打造智慧旅游
恩施市素来有一批天然的优质旅游资源,位于重庆与武汉两个“火炉”中间的地理位置,让它成了避暑胜地,每年都有大批游客来此消暑度假。
在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从单纯的景区观光扩展到了吃农家饭、住民宿、赏民族歌舞、品玉露茶……多种多样的特色体验让人应接不暇。
近年来,恩施市在景区大量建设自行车道、越野跑道、漂流河道,并尝试低空观光旅游,直升飞机、热气球越来越多地在各大旅游景区出现,迎着阳光“飞越恩施”成为现实。
结合生态良好、医药资源富集的优势,恩施市重点培育大健康旅游,开发养老养生旅游项目,又将华中药用植物园、恩施大峡谷地址公园等景区打造成特色科普旅游示范区,研学旅游、影视旅游、购物旅游等等一系列旅游产品受到追捧。就像打开了一个“百宝箱”,恩施市的各色旅游资源相继迸发。
“好风凭借力”,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需要依靠信息支撑和优质渠道。依托杭州东西部协作扶贫建设恩施旅游大数据中心,恩施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有了分析和决策的基础,“未卜先知”成为现实。
网络旗舰店开起来,恩施土豆、恩施玉露等一大批具有恩施特色的产品借助互联网走向了全世界。不仅如此,恩施的旅游景点也登上网络平台,“抖一抖”成为“网红”,也“抖”来了好奇的游客。
培优市场主体,创新宣传营销
恩施市不乏大型国有企业和有实力的民企,恩旅集团、交投、联投……这些市场主体为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活力。
市场主体依托自身行业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延伸产业链条,扩大投资规模,实现全产业链经营。
恩施市做精做优专业型骨干旅游企业,支持和引进有实力的要素旅游企业创新商业经营模式。一大批精品度假酒店、旅游景区、旅游商品生产和购物、旅游餐饮和旅游娱乐企业“走马上任”,成为旅游业界的“领头羊”。
从不“随大流”、不蛮干的恩施市努力做出自己的特色,以新技术引进、新业态培育、乡村旅游建设等为重点,恩施市分类选择具有竞争力和发展特色的成长型旅游中小企业,培育恩施市旅游产业的“点睛之笔”。
市场主体的参与主动性很强,积极主动开展旅游网络宣传营销,策划主题旅游活动,使宣传营销的方式多样化。
不仅如此,恩施市优化和创新旅游营销的渠道、方法和技术,运用大数据技术全面提升营销效率,实施精准营销,提高公众认知度,增强恩施旅游目的地营销推广效果。
政府和企业“牵手”,强化政企营销联动,实施政府主导、企业联手、媒体跟进的合理营销策略,重点进行“世界硒都 生态恩施”品牌产品的集中宣传营销。双方优势互补,合力下好旅游这盘棋。
建旅游示范区,助力精准扶贫
从开始便拥有“高屋建瓴”的意识,恩施市将全市当做一个大景区来高水平规划。按照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打造“无处不景点,时时可旅游”的发展目标,将恩施市打造成全国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按照“一心三带六组团”的旅游产业的空间布局,推动生态文化旅游产业要素向资源禀赋好、生态环境优和交通区位突出的区域聚集。这里基本形成了产业集群化格局,分别打造了恩施大峡谷、青云崖文旅特色小镇、二官寨乡村振兴示范区为龙头的三个示范带建设目标和方向,确保与全州一道按期创建成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恩施市大力实施旅游扶贫,从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和加强营销两大方面着力,每年重点支持建设3个以上旅游扶贫示范村。
“授人以渔”,恩施市采取景区带动型、乡村旅游型、养生度假型、创业就业型、产业融合型旅游扶贫方式,将贫困人口带上旅游岗位,从事旅游行业,让他们共享旅游带来的成果。
目前恩施市已经完成15个旅游扶贫示范村建设,并对全市旅游民宿发展和客源组织者予以奖励,推动全市乡村旅游发展。从前走不出去的深山老林和无人问津的小木屋,如今成了坐地生财的“摇钱树”。
交通建设、厕所革命、宣传营销……恩施市多角度推动旅游事业发展,努力将这这既能推动生态保护又可发掘文化底蕴的美丽事业尽快铺展开来。
大道之人,乐而众享;大道之美,显而趋之。在全域旅游的建设背景下,恩施的景色、文化、美食会让更多的人知晓,将带来更多世人的关注,也会把质朴的恩施推向世界的舞台!
总编:滕义 编审:廖康庄 编辑:田仁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