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烟叶分公司:坚持党建引领 推进烟叶高质量发展

2018-12-21 11:06  

在烟叶规模严控,市场结构需求矛盾凸显,烟农收益波动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党建强企,激发基层活力,保护烟农、企业、地方三方收益,是烟叶产区必须回答的问题。近年来,恩施市烟叶分公司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把党的建设摆在首位,打造绝对忠诚可靠的基层队伍,以新塘烟草站为起点,在烟田搭建“擂台”争先创优,走出烟叶生产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一、新区“擂台”引两烟“争霸”。新塘作为曾经全国最大的优质白肋烟之乡,其霸主地位长期无法取代,但由于市场因素的影响,加之白肋烟受户均规模化种植和集约化经营所限,无法适应新时期产业发展新要求,白肋烟生产规模急剧下降,导致当地职业烟农大量流失、财政税收大幅下降、烟叶逐步退出优质产区等一系列问题。为稳定和巩固优质烟区和骨干烟农队伍,发挥烟叶产业在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中的地位和作用,聚焦发展中遇到的难点重点问题。2014年来,新塘烟草站以党支部建设为堡垒,以“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为指导,以“知音服务•金叶先锋”党建品牌为引领,充分发挥党支部领导核心作用,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于2015年开始引种烤烟,三年来分阶段在保水、校场、下塘坝、前坪四村实行“白转烤”。当年成效显著。2015年种植烤烟2715亩,白肋烟6355亩,烟农现金总收入2121万元,与2014年单纯种植白肋烟相比,烟农现金总收入上涨66.55%。新塘乡要不要成为新的烤烟之乡?还是继续巩固优质白肋烟之乡的地位?新塘烟草站党支部下烟田、进农户、跑上级,和当地党委政府一道摸实情、找问题、解难题、理思路,终于找到答案:充分运用市场之手、调控之手,大力巩固现有白转烤新区种植规模、发展原有白肋烟骨干烟农,把擂台打起来,充分调动积极性,激发市场活力,

二、责任田“擂台”引全员“争先”。新塘烟草站共有员工26人,党员仅有6人,但却发挥了极为重要的先锋模范作用。从建设一批亮点突出、示范带动效应强的“党员责任田”入手,建立了“党员+群众+烟农”的帮扶模式,给每个党员一块履行责任、发挥作用的“责任田”,为全站人员画出了“标准像”让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释放到服务烟农的每个“神经末梢”。在“党员责任田”创建中,非党员示范点建设同样常抓不懈。每逢生产环节考核时,双方人员带上尺子、本子来到对方的责任区“一丝不苟”的量株距、数株数、看长势,互评分数后将考核结果记录在册,等到烟叶收购结束,附上“成绩单”,综合评定后,名次靠前的不仅绩效工资适当倾斜而且推荐为站、市公司“榜样之星”,名次靠后的不仅通报批评还将面临异乡调岗危险。新塘站创新工作方法,利用微信信息发布便捷、互动性强、时效性高等特点,建立全站人员和烟农微信工作群。在群里,大家时不时“晒”几张烟田长势好或者不好的照片,谁都不想当loser(失败者),如果自己工作进度慢,无形中形成了一定压力,大家就会产生追赶超越的意识,最终呈现出全员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三、市场“擂台”引全员“争优”。“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如今,在深入学习十九大报告、落实十九大精神高潮中,新塘烟草站党支部更加对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表述有了深入的认识。在他们看来,对于烟叶产业来说,“市场是出卷人,烟企是答卷人,烟农是阅卷人!”新塘站在稳定种植规模、巩固核心烟区的前提下,合理配置计划资源,优化种植区域,按照“三优先三不种”的原则,把有限的计划资源,优先安排到有利稳定的骨干烟农和有利发展的核心烟区,逐步压缩不适宜区和次适宜区种植面积,提高最适宜区和适宜区生产规模。在培育职业烟农上按“稳中、扩小、控大”的思路,优化种植主体,逐步淘汰劳力不足、诚信度不高的烟农及投机性种植大户,从“种植区域、生产条件、种植规模、烟田准备、设施配套、技术落实、收购情况、烟农诚信”八个方面进行了烟农等级评定,把现有烟农分为A、B、C、D四类,在计划安排、生产投入、技术指导、专业化服务等方面实行差异化扶持与服务。生产技术上紧紧围绕“中棵烟、高油份、高香气”的生产目标,结合工业企业的质量反馈意见,认真查找工作短板,在抓好常规技术的同时,突出对关键技术的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因地制宜,针对性的制定了“接地气”的生产技术方案,真正做到了一组一要点,一村一方案,切实解决技术方案、技术员指导和烟农操作“三张皮”的现象。让全员争市场份额从烟田一直延续到烤房,从移栽持续到分级,争种植水平,争烘烤技能,争分级纯度,争烟农收益,争服务意识,争创新能力,做到了好酒不怕巷子深,好烟不怕市场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