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卢海英)在武陵大地重重叠叠的群山中,人们世世代代期盼着走出大山,农民的孩子更是指望着通过读书改变命运,从这走出了一位清华硕士,名叫杨华毅,2003年从湖北交通厅高速管理处辞职回到家乡,醉心茶叶,在舞阳办事处七里坪村开办兴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2018年实现年产值达1000万元左右。
父母开始也不理解,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儿子,好好的铁饭碗不要,回来当农民!
杨华毅在质疑声中,10年的坚守,茶叶回报杨华毅一片丹心,“2019年春茶批发均价在1000元,零售的话要2000元一斤”,杨华毅的父母笑呵呵,从最初的不理解到现在家门口成为茶叶收购点。
“我要种就要种茶叶中的拉菲!”这是杨华毅最初的目标。仅仅恩施市就有428家茶叶企业或加工厂,要脱颖而出,做出自己的特色,杨华毅对510亩基地浇灌了无数心血,高品质定位,高投入成本,高产值回报。
为了避免使用农药,他改变“一行双株”种植模式,改成单行单株,他蹲下比划,“这样通风采光好,自然病虫害少”,在5000元除草剂与20万人工除草之间,他没有犹豫坚持人工除草,通过4年努力,从2013年开始连续7年,委托权威第三方机构上海SGS公司对茶叶进行农残检测,481项零农残,合乎欧盟有机茶标准。为了改善了土壤结构,增加肥力,每年12万有机肥的投入,荒山变成美丽的茶园。2018年还获得农业部“全国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高品质的坚守是职业的信仰。杨华毅对茶叶的态度打开了一大批高端客户的大门。中石油、中信集团、中信易家、中建三局、中国电建、红星美凯龙(武汉)地产、建设银行、浦发银行、平安银行等等纷纷与他合作签下定制茶。杨华毅回忆第一笔定制茶是自己的母校--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母校认准了我对茶的态度,2016年,为了答谢校友,专门定制了一批茶叶,获得了一致好评。”
杨华毅通过茶实现自身价值,富了也不忘父老乡亲,通过劳务用工解决周边近600余人的就业,精准帮扶120多位贫困户,厂房外面贴着2018年采茶收入表,采茶状元是位74岁的老奶奶,两个月的春茶务工收入接近7000元,今年谷雨前就要支付60余万的采摘费。
在厂房加工茶叶的李正道老人:“我在厂里一年打工收入一万多,比起以前种包谷洋芋,轻松多了、干净多了、荷包也鼓了。”
对于茶叶发展前景,杨华毅有清晰的规划,名优茶做茶礼定制,中端茶叶供出口,低端坯茶给茶叶深加工企业做工业原料,然后努力向深加工领域探索,力争用五年时间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将恩施40万亩茶园的废弃资源变成涓涓财源,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