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帮困暖民心

2019-06-14 10:28  

—记恩施市财政局驻芭蕉侗族乡楠木园村工作队长兼第一书记黄延权

5月13日至17日,组织召开一场小组会,40人参会;组织两次夜学;完成文化长廊定稿制作;走访了部分贫困户和一般农户;通知村民参加两癌筛查;指导两户村民修建卫生厕所;对村“尖刀班”成员进行完善扶贫手册培训……几天下来,黄延权虽然忙碌,但有条不紊地组织开展好各项工作。

今年29岁的黄延权是恩施市财政局驻芭蕉侗族乡楠木园村扶贫工作队长兼第一书记,到村两年多时间里,他根据自己的工作职责,从协助村支“两委”制订发展规划、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动精准扶贫工作全面开展、提升农村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等方面入手,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受到当地干群的一致赞誉。

基层党建的“引路员”

黄延权驻村以来,切实践行抓党建、带队伍、建机制、强管理的承诺,创新开展党组织活动,每期主题党日活动均安排“特色实践”环节,让广大党员置身村里的项目建设、监督村里的发展、参与村级治理,并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使党员学习教育抓在经常、融入日常。

为开展好今年的第一次主题党日活动,黄延权和相关人员商量后,在村小学举行主题教育课,邀请两名86岁高龄的老党员前来,为村里的党员、教师、学生及部分学生家长共300余人,上了一堂以“心中有信仰 、眼中有榜样、脚下有力量”为主题的教育课。据了解,去年“六一”前夕,村里也组织开展了类似的主题教育活动。

黄延权说:“开展这样的主题教育活动,不仅是让党员接受心灵洗礼,也是为了让党的教育延伸到少年儿童,引导他们从小学习做人、从小学习立志、从小学会创造。活动结束以后,社会反应良好。”

同时,组织开展村支部班子成员承诺上墙活动,制订问题清单、职责清单、任务清单,推行“1+9”党员联系群众的模式,开展慰问老党员、老干部活动,使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有效提升。

筹划发展的“规划员”

楠木园村现有农户938户、3308人,贫困户264户、734人。贫困发生率为22%,2017年脱贫以后贫困发生率0.69%。今年,根据州、市、乡三级下发的1号令及该村发展的实际,黄延权和村“尖刀班”人员经过反复走访摸排调查,先后召开10场群众会、2场"尖刀班"会、1场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在获得大家认可的基础上,制定了《楠木园村2019年度发展规划》《楠木园村2019年脱贫“回头看”工作规划》。

黄延权说:“规划克服了以往有量少质的短板,目标就是一个,事情就是一件事,那就是新修1公里碎石路,为了产业增收,方便老百姓出行,从而进一步增强村支‘两委’在群众中的公信力和满意度。”

同时,脱贫“回头看”工作规划明确提出聚焦任务发力、突出抓好七项工作,将贫困户划分为“温饱巩固型”“越温待哺型”和“成长发展型”,将264户贫困户按照“一户一策、一人一计、一户一本”的工作要求,倒排工期、不落一人。

恩施市财政局驻楠木园村扶贫工作队驻村以来,在芭蕉侗族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让村里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得到很大改善。新建了党群服务大厅、灯光塑胶球场、20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广场、在集镇安装了路灯、硬化公路11公里,解决了近千人的出行难问题、修建的大型水厂解决了500多户农户用水难的问题……

2018年,楠木园村精准扶贫工作取得全乡单列第三、综合考核第一的好成绩。

心系百姓的“办事员”

“基层老百姓对扶贫干部寄满厚望,你用心为他们办事,他们对你的所作所为都铭记在心,也为对你高看一眼和厚爱一分。”黄延权说。

石板溪组三留守老人杨友胜,今年86岁高龄,膝下有两个儿子,大儿子英年早逝、小儿子肢体三级残疾远在千里的广州打工,平时老人一个人在家。2018年农历腊月二十九下午,黄延权到老人家了解他过年物资准备的情况。

当黄延权看到老人过年物资丰富充足后准备离开时,老人突然抱着他哭了起来。黄延权耐心安慰老人,老人心情平复以后对他说:“明天年三十了你不回家,还来看我这个老头子,我很感动。我自己的亲生儿子因为在外打工没有回家,你作为扶贫干部牵挂我、关心我,真是难得。我对自己以往的一些行为感到惭愧,以后要主动配合你们的工作。”黄延权回到家后,老人的小儿子给他发了4条微信,每条微信都有近200字感谢他的话。

在一次走访中,黄延权等人坐的车陷入泥沼,经过的村民看到后,纷纷自愿前来推车,不顾身上沾满泥泞。事后,黄延权深有感触地说:“当时的情景,让我真切体会到什么是‘你若捧来一碗水,他愿奉上一颗心’。”

“驻村扶贫就要穿得布衣、坐得板凳、唠得家常,切实了解百姓的需求,把他的需求作为导向和动力,带着感情实打实地帮助他们把难题协调好、解决好,使他们真正地享受到党的扶贫政策带来的实惠,这样就一定能赢得百姓的拥护。”两年多的扶贫工作,让黄延权和村民的心联系地越来越紧。

黄延权在全心全意回报村民信任的同时,却愧对自己的家人。他的妻子怀孕期间,他没有陪同妻子去医院做一次检查;妻子产前一月到医院检查时在电梯内差点摔倒,幸好有旁人及时搀扶;孩子出生11天,他便返回村里工作……每当深夜,他想起这些事,心酸和惭愧油然而生。但是,面对组织的信任和重托,面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需要,他义无反顾,继续与“尖刀班”的一班人精诚协作、戮力同心,共同为精准扶贫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编辑:袁媛     编审:肖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