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佳五好】柳井兰:退伍老兵抚育养女传佳话

2019-07-15 11:09  

       柳井兰:退伍老兵抚育养女传佳话

全媒体记者 廖康庄 通讯员 梁琼

新塘乡龚家坪村63岁的退伍老兵柳井兰,一生单身,抱养女婴,视同己出,含辛茹苦28年,如今过上“育成好女胜似男,得赘贤郎即是子”的幸福生活,在当地传为佳话。

7月11日,记者带着东莞理工学院暑期采访团专访了柳井兰老人。贴着大红对联的新居,还飘逸着女儿婚庆的喜气,柳老满脸笑容地给我们讲述了他和她可爱女儿的故事。

抱养女婴,视同己出

1976年3月,20岁的柳井兰应征入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81278部队服役两年,1978年退伍回到老家龚家坪村,那年代,因为家里生活条件比较艰苦,到三十多岁还没有娶妻成家。

上天在给他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给他开了一扇窗。

1990年,一个出生只有三天的小女孩改变了柳井兰的一生。小女孩刚出生三天,因为当时一些特殊原因,小女孩被送到了他家,三十而立的他颤抖着双手接过襁褓中的婴儿,孩子立即停止了哭声,睁开迷蒙的双眼看了他一眼,就是那一眼,注定这对父女今生结下不解之缘。

“那时候,我们农村生活比较艰苦,一个生下来才三天的女娃来到我家,我既要当妈又要做爹,日子过得很苦。我当过兵,吃得苦,我下了决心,一定要把这个孩子抚养成人。” 讲到这里,柳井兰眼眶里噙满了泪水。

女儿上小学六年级的有一天,感冒了,高烧不退,这可急坏了父亲。下着雪的冬夜,父亲背着女儿去找医生,衣服后背湿透了,不知道是女儿的泪水还是父亲的汗水。把女儿送到医院,女儿住院几天,没有多余的床位,父亲就坐着守护了几天。

女儿在父亲精心照料下慢慢长大,走进了学校,小学、初中时期,父亲一直在家务农,微薄的收入勉强能支撑父女俩的生活。女儿学习很刻苦,初中毕业考入了龙凤高中学习,高中的学习生活并不像小学初中那么简单,而且生活费也增加了许多,为了给女儿在学校有好一点的生活,2008年,52岁的柳井兰选择外出务工。

“我首先来到湖南一个煤厂挖煤,当时60元一天的工资,自己吃穿很节俭,把大多数钱省下来给上高中的女儿,我不能让女儿在学校吃不好、穿得差。”

女儿一直很听父亲的话,就在高二学期的有一天,父亲第一次对她发脾气了。

看着父亲为了她读书,冒着生命危险在外挖煤为她挣钱,女儿就在电话里对父亲说:“我上完高中就不上学了,爸爸,你太辛苦了,我出去挣钱养您……”

父亲当时非常生气,对女儿吼道:“绝对不行,你怎么有这种想法啊,供你读好书是我最大的心愿,钱的事情你不用操心,只要你想读,读到哪里,我就送你到哪里……”

父亲的这一番话给了女儿心灵上莫大的安慰和动力。女儿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高中毕业,考进了湖北民族学院。那一年,柳井兰55岁。

读大学,需要更多的钱,柳井兰在老乡的帮助下来到北京打工。每月1200元的工资,1000元寄给女儿当生活费和学费,剩下200元留给自己做生活费。

200元钱怎么生活?柳井兰微笑着告诉记者:“生活那就没有什么要求,我只要吃饱就行,姑娘读书也很辛苦,只要她好好的,我苦点累点没关系。”一句轻描的表达,写出柳井兰那时的辛酸。

一直以来,为什么没想过为自己找另一半?柳井兰说:“女儿就是我一生的希望,再找一个对女儿好不好我不知道,我怕女儿受到委屈,有几次机会,我都主动放弃了。”

你养我小,我养你老

在父亲的艰辛努力下,女儿完成了大学学业,开始在恩施上班,尔后就职浙江一家大公司,后因工作需要,前往上海一所学校学习深造。为了女儿的前程,父亲毫不犹豫拿出了自己不知道存了多少年的一万块积蓄交给了女儿。女儿长大了,父亲也快60岁了,女儿带着父亲全部的期望去了上海。

繁华的大都市,女儿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得到了单位领导的认可,较好的工作,可观的收入,最终没能留住这个大山里走出去的女生。在上海工作了四五年后,2018年,女儿放弃了上海的高薪,毅然回到恩施,回到龚家坪村父亲身边。

羊有跪乳之恩,女儿懂得感恩,“你养我小,我养你老”。许多人问到女儿你为什么会放弃高薪选择回来,她说:“我爸更需要我。”

回到家的女儿看着日渐老去的父亲,看着自己成长的老屋,决定给父亲建新房子,让父亲安度晚年。

父亲一听很是反对:“我不要你跟我修房子,我也不要你回来上班,外面工资那么高,我老也老了,要住那么好的房子搞么子,我供你读书,是希望你好好生活,你好了,我就好了……”

父亲激动的心情更加坚定了女儿的心,女儿眼眶里泪水打转,拉着父亲的手说:“爸爸,是您把我养大,虽然我知道我不是您亲生的女儿,曾经我也抱怨过自己没有妈妈,但是没有您就没有我,您把我养大,我要给您养老,金钱都是身外之物,只要我不懒惰,钱在哪里都是挣……”

父亲终于被女儿的孝心打动,说干就干,女儿拿出了自己在外工作省吃俭用存下来的近20万元积蓄,加上农村危房改造的补助,自己设计,自己亲自参与建房。

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孩,白天在家给建房的工人们做饭,晚上四处奔波看材料,买材料,计划新一天的施工。几个月的努力,房子建好了,女儿开心极了,终于给父亲造了一个温馨的家。

好事儿也一桩接着一桩,女儿找到了心仪的丈夫,今年的6月,女儿完成了婚姻大事。婚礼当天,柳井兰的新居大门贴上一副 “育成好女胜似男,得赘贤郎即是子” 对联,好一句“佳偶天成”,女儿在亲朋友好友的祝福声中走进幸福的殿堂。

女儿发现父亲头上的白发更多了,父亲脸上的皱纹像一把刀划在女儿的心口。婚礼结束后,女儿就和丈夫商量,不管以后生活如何,工作地点一定要离家近,夫妻要同心照顾好年迈的父亲。

吃穿不愁,我知足了

村主任柳钦告诉记者:“当地经济情况不是很好,这位独身父亲带着一个女儿,艰难的度过困难时期,把养女抚养成人成才,实属不易啊。女儿又很孝顺,懂得感恩,在当前开展的引领乡村文明新风活动中,我们村一直把父女俩的事迹作为典范进行宣传。”

“女儿上大学是最困难的时期,父亲年岁已高,大学学费很贵,村里了解到情况后,给了父女俩最低生活保障的政策。难能可贵的是,女儿大学毕业后,柳井兰主动申请放弃低保。”驻村干部周喜说。

在村委会修建通畅公路的时候,需要占用他家的老房子以及部分土地,柳井兰丝毫没有犹豫,大力支持村里的公路建设。“我是个退伍多年的老兵,为村里修路要做出贡献,这个大道理我还是懂的。”

如今新房子建好了,住进了新家,通畅公路到了家门口,女儿女婿也就在恩施上班,还带着父亲去北京、杭州、上海等地旅游。柳井兰在家种了玉米、烟叶,还喂养了1头牛,2头猪、10多只鸡。如今,柳井兰走路更带劲儿了,脸上的笑容更多了。

他经常炫耀:“我有一个很孝顺的女儿,我培养出了一名大学生,如今吃穿不愁,这辈子我知足了。”

女儿谈到父亲,总是一脸感激地说:“我的爸爸很平凡,很普通,但是他是我心中最伟大的人,没有他就没有我。” 谈到自己的亲生父母她平静地说:“感谢亲生父母给了我生命,我坚信养育恩情大于天,我现在很好,接下来我只会好好照顾给我第二次生命的爸爸。”

总编:瞿照坤 编审:田仁超 实习编辑:李佳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