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变金山——恩施市探索创新旅游扶贫模式观察

2019-11-11 09:57  

青山变金山——恩施市探索创新旅游扶贫模式观察

全媒体记者 赵盛迷 通讯员 林芳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恩施市探索建立的“景区带动、乡村旅游拉动、产城融合撬动、综合改革推动”四大旅游扶贫发展模式,在全国旅游扶贫现场会上得到汪洋副总理的充分肯定。

“村村寨寨是景区、家家户户是宾馆、人人个个做旅游”的“旅游硒都”逐渐驶入脱贫致富“快车道”。

景区带动 绝壁峡谷变“金山”

白云缭绕绝壁间,云前山后景缠绵。2018年,5A级景区恩施大峡谷被誉为“最受欢迎旅游目的地”。

青石外墙、雕花门窗、飞檐连廊……沿路错落有致的土家特色民居,在恩施巴山楚水间构筑了一幅美丽的乡村图景。

听腻了城市里的喧嚣,向往山谷里的寂静与清新,大批城市游客纷来沓至,吃在乡村、住在乡村,营上村的“农家乐”遍地开花。恩施大峡谷景区的“仙居人家”“特色民宿”等多达300余家。

“客房总数2000多间,床位3000多张,总餐位数达4000多个,本地从业人员1000多名,外来从业人员300余名……”峡谷变“金山”,越来越多的农民吃上了旅游饭。

“当导游的、摆摊点的、当群众演员的,荷包都鼓了起来。”恩施大峡谷风景区管理处营上村村支书向明富说,依托恩施大峡谷景区,包谷、洋芋也成了紧俏的旅游商品,种田人也富了起来,不少农户买了小车。

营上村还依托旅游资源,大力发展茶叶、葡萄等特色种植,野猪、野鸡等特色养殖,通过政企联手,共同推进当地茶业、花卉、蔬菜等基地建设,直接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开发一方景区、带活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百姓。恩施大峡谷景区开发以来,直接解决了1500余名贫困人口就业,带动沿线2万余名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营上、前山、木贡三个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过万元,跃居全市前列,以恩施大峡谷经验为代表的旅游扶贫效应,正在荆山楚水相继显现。

综合改革 乡村振兴展活力

群山环绕、绿树成荫、潺潺流水、古韵老街……这是白杨坪镇熊洞片区田园综合体规划的蓝图。目前,熊洞片区田园综合体正在建设中,到处呈现出忙碌的景象。

道路建设、土地治理、民居改造、古街建设……蓝图正逐步变为现实,美丽乡村建设正稳步推进。2019年7月28日,洞下槽村入选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在田园综合体的建设中,该镇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参与片区开发,即政府主导、市场主体、群众主人。在片区开发中,镇政府起主导作用,主要搞好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市场起主体作用,负责组织成立专业合作社,组织搞好产业发展,业态建设;当地群众起主人作用,家家参与。

产业兴,乡村美。一片片茶园、蔬菜基地的建设为熊洞片区的产业发展铆足劲。熊洞片区现建有成熟的茶叶基地1.6万多亩,人均茶叶面积1.5亩,产值8000万元以上,拥有规模以上茶叶加工企业一家,茶叶市场主体八户,通过有机认证的基地500多亩,绿色认证的近1000亩。

以市场主体带动农户种植蔬菜,三家市场主体在片区租地800多亩,带动周边农户100多户种植绿色蔬菜,农户的“钱袋子”鼓起来了。

“让洞下槽村变成旅游观光的胜地,在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之后,吸引更多的城里人到这里来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呼吸新鲜空气、感受农家生活,带动当地村民走上致富的道路。”农文观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阳家寿说。

作为“中国茶叶学会茶叶科研地”和“恩施硒茶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借助恩施州茶叶“一红一绿”的品牌优势,洞下槽村把“恩施玉露”品牌效益发挥到了极致。

2019年,洞下槽村成为全州唯一的首批国家级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核心建设区,村内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省级龙头企业亲稀源硒茶发展有限公司,发展茶叶1.1万亩,村民人均鲜叶收入1.1万元,年人均纯收入超过1.5万元。

乡村旅游 经济增长新引擎

“我在风情街卖炸硒土豆,女儿会三天就赚了5000多块钱,比以前种一年地赚得还多。”贫困户龙忠桃说,如今她家不仅脱贫了,还添置了电视、冰箱等家电。

2019年8月10日,一年一度的土家女儿会在龙凤镇龙马风情小镇浓情上演。一场热闹的节庆活动带来的不仅是火爆的人气,还有老百姓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从2017年7月15日开街到现在,龙马风情小镇相继举办龙舟赛、女儿会、CFC垂钓比赛,共吸引游客32万人次。其中,龙马文旅公司直接或间接提供就业岗位120个,发放工资1000万元,带动村民增收500万元;带动村民发展农家乐100余家、民宿200间,增收超过200万元;提供免费商铺和创业小摊位,免除租金200万元,发放经营补贴300万元,直接或间接带动80户200余人脱贫致富。

9月8日,第六届龙马风情小镇休闲垂钓联谊赛圆满结束。“实在太激动了,得了第一名。”冠军李超获得5000元奖金。

目前,龙马风情小镇已连续举办六届休闲垂钓比赛,吸引北京、天津、江苏、湖南、重庆等地600余名钓友前来垂钓,吸引1万余名游客来龙马吃、住、游。

全域旅游的新机遇下,边陲小镇太阳河乡典型的高山气候,吸引了无数“候鸟”前来观光避暑,“避暑游”“疗休养游”,民宿产业风生水起。

“朋友介绍过来的,已经住了10多天了,这里风景美,环境好,人也热情,吃着原生态的农家菜,患了3年的失眠症都好了。”来自荆门的游客罗茜笑着说。太阳河乡白果树村放马场组的农家小院民宿,暑假就接待游客2000余人次。

2016年,村民陈俊佳先后投资近60万元,将老木屋改造成如今的农家小院民宿,还自修水池引用山泉水做了200平方米的游泳池。“从‘五一’开始有游客陆续来住,一年收入一二十万不成问题。”陈俊佳自信满满地说。

2019年夏天,白果树村接待来自重庆、武汉等“火炉”城市过来避暑的游客6000人,农民增收近200万元。

总编:瞿照坤 编审:田仁超   实习编辑:李佳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