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书写“杭情施意”
——杭州市江干区对口帮扶恩施市纪实
3月26日,江干区援建恩施市崔家坝镇刘家河教学点奠基
4月25日,江干区总工会疗休养首发团在太阳河开展走村连心活动,和老乡一起采摘茶叶
9月27日,全省东西部协作现场推进会工作团在恩施市参观考察
111个贫困村出列、142869人脱贫,实施易地扶贫搬迁6242户、18393人,累计改造危房11782户,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26.08%降至2018年底的4.91%,群众满意度96%……一组组数据成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的实惠。
恩施所需,江干所能。自东西部扶贫协作启动以来,两地融通融合、勠力同心、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在产业发展、人才交流、劳务协作、智力帮扶及基础建设等各个领域,构筑起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携手发展的扶贫协作大格局。
建章立制 精心谋篇布局
杭鄂之间一脉相连,交流合作源远流长。
“同心圆”工程,是江干区的一项名牌工程。江干区将同心圆半径扩大到恩施市,将同心圆单位引入恩施市,将同心圆平台搭建到恩施市,从战略战役战术谋篇布局,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系统化的协作制度。
“下了飞机我就是恩施人了。”2018年4月,杭州市对口帮扶干部姚洪华到恩施市挂职。
互为前线后方,阵地层层推进。江干区、恩施市两地精心设计协作框架协议,组建远程“联合指挥部”,明确“四个一批”协作措施(出台一系列文件,实施一批帮扶项目,互派一批干部,选派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建立紧密协作关系。
建立高层联席会议制度。州政协副主席、市委书记向前进多次带领恩施市党政考察团,到江干区对接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三年来,两地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互访9次,召开联席会议9次。
育源头,拔穷根,引活水,铺富路。
江干区9个街道办事处与恩施市17个乡镇办密切协作;8个社区分别与恩施市8个村结成对子;8家企业成功落户恩施市,投资总额达6.58亿元;28所学校、9家医院分别与恩施市29所学校、18家医院成功打造“同心圆共同体”,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有效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
产业合作、人才支援、资金支持、劳务协作,一批批援助项目在武陵山深处落地生根;教育、医疗、就业,一个个民生帮扶项目在清江河畔拔地而起。
产业协作 增强发展动力
一筐筐鲜绿的茶叶经过采摘、装运,进入流水线,吐出青翠欲滴的抹茶粉。9月28日,恩施市龙凤镇的杭州·龙马现代茶产业示范园内,机器轰鸣,一条条抹茶加工线有序作业。
6条碾茶生产线达到全球先进水平,年产能达500吨,带动龙马周边4000亩茶园转型升级、1300余户茶农增收致富,“龙马茶产业”项目已成为江干区与恩施市两地真诚合作、精准扶贫、双向共赢的样板工程。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在“走出去”和“引进来”的产业互动交流中,两地不断强化协调配合,采取有效措施,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迈出产业扶贫“加速度”,为脱贫攻坚注入“活水”。
1分钟卖出3.5万公斤!3分钟卖出7万公斤!24小时销售破30万公斤!8月22日,贝店正式发起24小时销售恩施富硒土豆吉尼斯纪录挑战,单日销量破30万公斤,一个新的世界纪录诞生。
杭州益橙科技公司与恩施仙芝堂公司联姻,打造“1+8+X”益贫电商平台,杭州贝店、华润万家等多家企业在线上线下综合发力,今年半年时间,恩施市“山货”“硒品”在杭销售额就突破1300万元。
山海同心,携手同行。江干区累计投入财政帮扶资金3395万元,实施恩施玉露、养生功能茶、富硒土豆等3个万亩产业园项目,建设10个“扶贫车间”,1.7万贫困人口从中找到增收门路,实现稳定脱贫。
创新方式 注入扶贫“活水”
“老乡,你这个茶叶长势好啊!”4月25日,太阳河乡双河岭村,杭州市江干区总工会2019年疗休养首发团开展“走村连心”活动,江干区干部职工来到贫困户家中,访贫问苦,同当地群众一起拉家常,一同体验采茶乐趣。
今年以来,为进一步做好对口帮扶工作,两地工会以太阳河乡为试点,首创工会疗休养“走村连心”活动。
同时,探索推行“三建三助”多元帮扶机制,建成工会疗休养益贫基地2个,达到了“三突破”“三延伸”放大效应(三突破:疗休养目的地、经费标准、次数;三延伸:基地从景区向贫困村延伸,内容从休闲度假疗养向走村连心结对延伸,人员从机关干部职工向社会组织企业延伸)。
截至目前,到恩施旅游的杭州市民超过10万人次;江干区65批次职工疗休养团到恩施疗休养,直接带动消费660万元,形成了“吃住购、游助帮”旅游扶贫新模式。
今年4月,贝贝集团董事长张良伦多了一个新头衔——恩施市屯堡乡鸦丘坪村“名誉村主任”,拿到聘书的他,表示既有兴奋也有压力。
发挥民营企业家主体作用,利用民营企业资金、项目、人才优势,助推贫困村、贫困人员造血增收。“名誉村主任”是实践中探索出的民营企业扶贫新路径和新方式,是结对帮扶的升级版。
32家江干企业与41个贫困村签订“村企结对”协议,32名江干企业家到贫困村担任“名誉村主任”,开展“走亲连心1+5”专题活动。村企结对升级版,有效推动社会帮扶提质增效。
扶贫扶智 唤醒脱贫志气
电商培训、茶艺学习、育婴师培训……走进江干区·恩施市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一个个技能培训应接不暇。
实施创业致富带头人导师项目,聘任创业致富带头人导师5名,通过“175”模式(1名导师带动7名创业致富带头人成功创业,每名创业致富带头人带动5名贫困人口增收),精准带动175名贫困人口发展产业、实现就业,年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
山海相拥情依依,授鱼也授渔。围绕产业发展的同时,江干区聚力智力帮扶,通过教育协作、劳务协作,不断补齐教育短板,不断加强实用技能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为脱贫带来强大的内生动力。
在杭举办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班8期,推动扶贫与扶志、扶智同步落地。2018年至2019年,两地共培训学员484人,创业成功365人,5761户贫困户联结到了产业链上,年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
今年7月8日至12日,恩施市10名建档立卡、品学兼优的贫困学子来到杭州参加“走出大山看大海”公益夏令营活动。
从学校到社会,从学科知识到专业技能,从学生到专业技术人员,江干区与恩施市深化扶贫扶智,强化交流合作。
真情的力量,可以直达人心,无疆的大爱,可以跨越时空。一项项民生工程、一批批产业项目、一处处工业园区迸发着勃勃生机,东西部扶贫协作的足迹,遍布恩施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硒都大地上正书写着浓浓的“杭情施意”。
(来源:中国硒都网 邹明镇)
编审:郭郢郢 编辑:张梦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