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路上的孺子牛
记者 沈宏臣 通讯员 蔡燕 罗远娥
“现在天变冷了,我来看看你们,看下有没有什么能帮上忙的。”11月28日一大早,恩施市沐抚办事处民政办主任李宗平来到营上村挂子山组“走亲戚”。
“去年,李主任动员我养了8头猪,后来他三天两头过来给我帮忙,现在有30多头猪要出栏了,他比我还高兴。”村民谭遵双介绍。
为了帮助谭遵双早日脱贫,李宗平还积极和营上村对接精准扶贫项目,谭遵双每养一头猪有300元的补助。在李宗平的帮助下,谭遵双被纳入易地搬迁对象。
在李宗平的鼓励下,贫困户向国州开起了养殖场,喂了生猪56头、羊2只,王友进种植了3亩板栗,养了45只羊。
进村入户,实地走访,精准实施救助。两年来,李宗平足迹踏遍沐抚的沟沟坎坎,对辖区内453户贫困户、123户五保户的基本情况、致贫原因了如指掌。
“低保户谭丙之,前几年因装修房屋摔倒,致脊柱摔断,没有劳动能力,妻子向慈秀双腿残疾,家里主要靠儿子谭风顺外出务工的收入。”李宗平说,今年,他家被纳入易地扶贫搬迁对象,12月就可以住新房了。
除此以外,他们一家还可以享受3600元的低保,医疗方面还可以享受大病救助、电费返还、农村合作医疗……”说起低保户,李宗平滔滔不绝:“谭丙之夫妻两人虽然身患残疾,但他们都很勤劳,养猪、养鸡、打零工,收入还不错,2017年就可以顺利脱贫了。”
实地调查,爱心帮扶,李宗平一直奔走在扶贫帮困的路上。2015年10月,大庙村的五保户向雄才肢体残疾,没有收入来源,寄居在亲戚家,吃的是萝卜拌包谷粉。了解情况后,李宗平当晚就为他送去应急的生活用品。
“向雄才屋里什么都没得,床上的铺盖破破烂烂,当天晚上李宗平就把自己的铺盖抽了两床,连夜给向雄才送去。”大庙村主任向振友说。
向振友介绍,李宗平还积极向辖区和上级部门汇报求助,帮助筹集3万余元,找工匠为向雄才修建了40平方米的房子,添置了床、衣柜、钢板炉等家具。
去年临近春节,李宗平还专门为向雄才送去了米、油、棉被、衣物等生活用品。今年,李宗平又动员大庙村二台坪组的村民,帮助向雄才解决了吃水问题。
“李宗平把贫困户当亲戚,甚至比他们的子女还跑得勤便些!”营上村支书向明富介绍,“他很少坐在办公室,几乎每天都在往贫困户家里面跑。”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李宗平鼓励贫困户学技术,帮助购买养殖、嫁接等种养技术书籍,还联系畜牧中心、林业站“送技”入户。
出点子,跑门路。只要一有空,李宗平就往贫困户家里跑,帮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上的实际困难。
“我们不能拿国家的钱养懒汉,扶贫的钱一分一厘都要用在刀刃上。”对扶贫的事,李宗平却非常抠门儿。
大庙村的石某30多岁,四肢健全来找李宗平要“生活费”。李宗平就帮助他在大庙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施工队找了个挖管槽的工作。80元钱一天,每个月收入2000多元。
李宗平从2009年到今年从事民政工作7年来,总是踏实为民办事,很多时候为了让群众少跑路,他就上门服务,到村民群众家中采集身份证、银行卡、存折等信息。
李宗平将困难群众视为自己的亲人,贫困户的小事就是李宗平的大事。李宗平就像扶贫路上的“孺子牛”,默默无闻,勤劳耕耘。
(编审:滕义 编辑:廖康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