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龙洞河)齐心协力补短板(图)
通讯员 吴明峰
扶持建设的养殖栏圈在山中格外醒目
秦专碧和尖刀班成员查看瓜蒌长势
“你快点过来,一会儿农商行的王行长过来,把你的事情确定一下”,4月17日,正在打电话的是恩施市盛家坝乡龙洞河村驻村尖刀班队员秦专碧,他所说的事情就是为川洞组川丰生态药业专业合作社争取扶贫贷款。
龙洞河村是一个深度贫困村,全村816户,总人数1896人,目前全村还有248户贫困户806人,交通不便严重制约着当地的经济发展。
“川洞组是龙洞河村距村委会最远的组,全组93户人家,其中贫困户29户,已脱贫9户,还剩20户未脱贫,其中最为主要的致贫原因就是交通闭塞。”说起自己所驻的村组,秦专碧如数家珍。
“除了村干部,很少见过外人。”“山大人稀,人迹罕至。”是这里的真实写照,从川洞到最近的桅杆堡集市,要走3个小时才能到。
道路不畅是脱贫致富的“拦路虎”,多年以来困扰着龙洞河的村民。
“王家冲的村民出来要过18道河,遇到下雨涨水就没得办法。”龙洞河村党支部书记王庆友介绍,由于修路投资巨大,绝大多数区域都是坚硬的花岗岩石,村民也是无可奈何。
尖刀班进驻以后,把龙洞河村分成五个片区进行精准帮扶,秦专碧等四个尖刀班成员负责川洞这一片,修通川洞产业扶贫路就是秦专碧他们着手解决的第一件大事。
2017年腊月26日,将近年关。秦专碧瞅准了家家户户都回家团圆、准备过年的好时机,顾不上大雪封山的艰难险阻,给车戴上防滑链,几个人打算驱车到川洞组召开屋场会、产业会,也顺道检查一下前期道路的修建情况。
“真的艰难。”秦专碧说,中途遇到一段陡坡,车打滑,实在爬不动了,最后大家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努力才终于将车推上了山坳。
因为艰难,就有期盼,村民修路的积极性都很高,当天的屋场会很成功,当地出去的国家职工干部积极带头,每人捐款不少于1万;当地老百姓为修路捐资也达13万之多。贫困户康纲民,这次修路,他硬是找女婿拿了3000元捐款修路。
村级公路共28公里,衡岩湾至川洞9公里,龙洞河至二台坪8公里,衡岩湾至白果乡11公里,预计投资1400万元。硬化3.5米组级公路8公里,预计投资160万元。川洞组修建大小水窖13口。这些任务明明白白的记录在龙洞河村的脱贫攻坚作战图的短板栏上,这是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困难,更是尖刀班的战斗目标。
通畅的道路是脱贫的基石,产业发展是脱贫的保障。谈起龙洞河村的产业,秦专碧也是胸有成竹,“大部分年轻人都打工去了,留守的都是老年人,主要是把他们的土地流转出去,让市场主体去带动他们脱贫致富。”
从实际出发,以问题为导向,龙洞河村脚踏实地的落实产业脱贫工作。
“主要产业就是养牛、药业,再就是养蜂。”王庆友说,全村养牛10头以上的贫困户就有20户,川洞组占了4户。村民张贻松,是一名中共党员,通过自己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已于2014年实现脱贫,发展到30多头牛,实现稳定脱贫。
“川洞组基本上家家户户养蜂,平均一家4桶,养的最多一家有11桶,1桶大概收入600至700块。”秦专碧掰着手指头算了算,“管理不到位,下一步要组织他们进行培训”。
精准扶贫,定点“滴灌”。尖刀班为每一户贫困户制定了脱贫规划:龙宗现,致贫原因是无劳动力,养两头猪、两头牛,计划还发展5亩青钱柳;黄瑞权喂养8头黄牛……目前,川洞片区发展药材300亩,带动12户贫困户,平均每户喂养2头以上黄牛、4桶蜜蜂。
开展群众工作的时候不回避问题;发现群众有困难,及时的根据政策给与帮助;对存疑户开展深入细致的鉴别工作……
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尖刀班驻村以来,做好百姓的参谋长,大家齐心协力补短板,纠纷没有了,基础设施完善了,道路通畅了,家门口的产业实现持续发展了,腰包鼓起来了。
总编 朱述耀 编审 廖康庄 编辑 郑彧